试述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及其对教育的启示。
参考答案: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通过对各种人物的观察和对一些人物传记的考察,从理论上和原则上对人类行为的动力进行了系统的整理,提出了需要层次理论。他认为。任何人的行为动机都是在需要发生的基础上被激发起来的,而人具有七种基本需要。这些需要从低级到高级排成一个层级,较低级的需要至少达到部分满足之后才能出现对较高级需要的追求。 在这些需要中,生理需要是最基本的。一般说来,在个人生活毫无保障或一无所有的情况下,生理需要将支配他的动机,以维持机体的生存。当生理需要满足之后.则出现安全需要。安全需要的直接含义是避免危险和生活有保障,引申含义包括职位的牢固、一定的积蓄、社会的安定和国际的和平等。当生理和安全需要获得满足之后。就出现归属与相爱的需要。 认知需要、审美需要和自我实现需要被称为“生长需要”,它虽不是我们生存所必需的,但对于我们适应社会来说却有很重要的积极意义,能够使个体生活得更美好。人的绝大部分时间和精力都用于实现较为基本的需要上,当这些需要或多或少得以实现后.人才越来越注意到更高层次的需要,并最终达到人生价值的自我实现。所谓自我实现.就是使自己更完备、更完美,能够更充分地使用自己具有的能力和技能。实际上。生长需要很少能得到完全的满足。马斯洛指出,基本需要虽然有层次之分,但这种层次并不是固定的顺序,而只是一种一般的模式,在实际生活中,有些富有理想和崇高价值观念的人“会为了某种理想和价值而牺牲一切”。 在学校中,学生缺乏学习动机在某种程度上与那些缺失需要未得到充分满足有很大的关系。如果学生感到没有被人爱,或认为自己无能,他们就不可能有强烈的动机去实现较高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