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型,XX行业职能主管部门(国家相关部委,各省、市的相关厅、局、委等)机构日趋精简,但随着国家现代化的发展,业务量反而越来越大。为保证本行业管理工作的质量和效率,实现企业资质审批管理信息化、网络化和电子化,提高工作效率和质量,规范业务处理流程,提高管理工作的广度、深度、力度和速度,更有效地为相关企业和业主提供服务,该行业主管部门委托FT软件开发公司开发一个XX行业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由公共信息管理模块、系统管理维护模块、资质管理模块、企业信息管理模块和系统扩展接口模块等5大功能模块组成。
在该项目架构分析会上,FT公司高层领导提出,为了使那些公共功能模块比较容易地被其他电子政务项目所复用,应充分利用领域分析和软件复用的知识,采用基于可复用的软件开发方式,在这些公共模块的实现中保持高度的独立性,即在实现的具体细节上与XX行业国家部委(或者其他的政府机构)无关。
软件复用包括两个相关过程:可复用软件(构件)的开发;基于可复用软件(构件)的应用系统构造(集成和组装)。软件构件技术是软件复用的核心技术。结合你的系统架构设计经验,请用200字以内的文字简要说明可复用构件应具备哪些属性,并给予简要的解释。
参考答案:有用性:构件必须提供有用的功能。
可用性:构件必须易于理解和使用。
质量:构件及其变形必须能正确工作。
适应性:构件应该易于通过参数化等方式在不同语境中进行配餐。
可移植性:构件应能在不同的硬件运行平台和软件环境中工作。
可变性(Variability):构件应能针对不同的应用系统,只需对其可变部分进行适当的调节等。
解析:构件(Component)是指应用系统中可以明确辨识的构成成分。它是软件系统可替换的、物理的组成部分,它封装了实现体(实现某个职能),并提供了一组接口的实现方法。而可复用构件(Reusable Component)是指具有相对独立的功能和可复用价值的构件。软件构件技术是软件复用的核心技术。它是基于面向对象的,以即插即用型构件概念为中心,通过构件组合来建立应用的体系。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构件获取、构件模型、构件描述语言、构件分类与检索、构件复合组装和构件标准化。
可复用构件应具备以下属性。
(1)有用性(Usefulness),构件必须提供有用的功能。
(2)可用性(Usability),构件必须易于理解和使用。
(3)质量(Quality),构件及其变形必须能正确工作。
(4)适应性(Adaptability),构件应该易于通过参数化等方式在不同语境中进行配置。
(5)可移植性(Portability),构件应能在不同的硬件运行平台和软件环境中工作。
(6)可变性(Variability),构件除了向复用者提供一些公共“特性”外,还要提供可变的“特性”。针对不同的应用系统,只需对其可变部分进行适当的调节,复用者要根据复用的具体需要,改造构件的可变“特性”,即进行“客户化”工作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