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二、病例分析
[病例摘要]男性,32岁,间断上腹痛,返酸、烧心8余年,加重2天,呕血、黑便6小时。
8余年前开始无明显诱因间断上腹胀痛,返酸、烧心,餐后半小时明显;自服一些制酸胃药,可缓解。近2天来加重,纳差,服药后无效。6小时前突觉上腹胀,恶心、头晕,先后两次解柏油样便,共约500g,并呕吐咖啡样液1次,约200ml。此后心悸、头晕、出冷汗,发病以来无发热。平素二便正常,睡眠好。
既往30年前查体时发现肝功能异常,经保肝治疗后恢复正常,无手术、外伤和药物过敏史,无烟酒嗜好。
查体:T 36.7℃,P 108次/分,R 22次/分,BP 90/70mmHg。神清,面色稍苍白,四肢湿冷,巩膜无黄染,皮肤黏膜无出血点和蜘蛛痣,全身浅表淋巴结不大,心肺无异常.腹平软,未见腹壁静脉曲张,中上腹轻压痛,无肌紧张和反跳痛,全腔未触及包块,肝脾未及,移动性浊音 (-),肠鸣音10次/分,双下肢无水肿。
化验:Hb 80g/L,WBC 5.0×109/L,分类N 65%,L 32%,M 3%,Plt 300×109/L,大便隐血强阳性。

答案

参考答案:

解析:诊断及诊断依据 (1)诊断 ①胃溃疡,合并出血 ②失血性贫血,休克早期 (2)诊断依据 ①规律性餐后上腹痛,制酸药可缓解 ②呕血,黑便,大便隐血阳性 ③查体上腹中压痛,四肢湿冷,脉压变小,Hb 80g/L(<120g/L) 2.鉴别诊断 (1)胃癌 (2)肝硬化,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 (3)出血性胃炎 3.进一步检查 (1)急诊胃镜 (2)X线钡餐检查(出血停止后) (3)肝肾功能 4.治疗原则 (1)对症治疗,必要时抗休克输血 (2)抗溃疡病药物治疗 (3)内镜止血,必要时手术治疗

填空题

煤化工是以煤为原料,经过化学加工使煤转化为气体、液体、固体燃料以及各种化工产品的工业过程。(1) 在煤的气化反应器中发生如下几种反应:

C(s)十H2O(g)=CO(g)+H2(g)   △H= +131kJ/mol

C(s)+O2(g)=CO2(g)             △H= —394kJ/mol

CO(g)+O2(g)=CO2(g)          △H= —283kJ/mol

则CO(g)+H2O(g)H2(g)+CO2(g)△H=           

(2)已知830℃时,在一个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

CO(g)+H2O(g)H2(g)+CO2(g)下列能判断该反应达到化学平衡状态的是                   (填字母)。

a.容器中的压强不变        b.1 mol H-H键断裂的同时断裂2 mol H-O键

c. (CO)= (H2O)     d.c(CO)=c(H2)    

又知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1,等物质的量的CO和H2O反应达到平衡时,CO的转化率为                .

(3) 将不同量的CO(g)和H2O(g)分别通入到体积为2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

CO(g)+H2O(g)H2(g)+CO2(g),得到如下三组数据:

①实验l中以(CO2)表示的反应速率为                  

②该反应的逆反应为             (填“吸”或“放’’)热反应

③若实验3要达到与实验2相同的平衡状态(即各物质的质量分数分别相等),且t<3min,则a、b应满足的关系是                                   (用含a、b的数学式表示)。

(4)目前工业上有一种方法是用CO2来生产甲醇。一定条件下发生反应:

3H2(g)+CO2(g) CH3OH(g)+H2O(g),右图表示

该反应进行过程中能量(单位为kJ·mol)的变化。

①在体积为1 L的恒容密闭容器中,充入l molCO2和3molH2,下列措施中能使c(CH3OH)增大的是             (填字母)

a.升高温度                  b.充入He(g),使体系压强增大

c.将H2O(g)从体系中分离出来      d.再充入l mol CO2和3 molH2

②当反应达到平衡时不断改变条件(但不改变

各组分物质的量和状态且只改变一个条件)反应速率随时间的变化如右图:其中表示平衡混合物中CH3OH含量最高的一段时间是         ;如t0~t1平衡常数为K1,t2~t3平衡常数为K2,则K1        K2(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5)煤气化过程中会生成少量CH4,已知CH4与CaSO4反应生成CaS、CO2和H2O,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