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试题二 论电子政务信息共享整合 我国政府信息化经过多年的发展,政府各部门建设了许多信息化管理系统和业务处理系统。这些系统提高了部门的工作效率,改进了部门的工作方式和业务流程,最重要的是这些部门积累了大量的信息资源。但是,各个政府部门之间还存在着信息冗余、信息不一致和“信息孤岛”等现象。如果这些信息资源能够整合、共享,必然能够产生更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为政府更好地履行公共服务、社会监管和宏观调控等职能发挥巨大作用。 请围绕“电子政务信息共享整合”论题,依次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论述。 (1)概要叙述你参与分析设计的电子政务系统以及你所担任的主要工作。 (2)分析系统中主要的信息资源及与其他系统的关系,论述系统在信息共享、整合应用等方面存在哪些问题及其解决方案。 (3)结合该系统用户的职能,具体阐述信息共享整合对政府实施电子政务项目的重要意义。

答案

参考答案:

解析:[分析与评述] 完整的论文正文因该包括项目简介、项目业主的政府职能、撰写者承担的责任、因信息不能共享而带来的问题、实现政务信息共享的技术方案(或管理方案)、信息共享的意义等。 所谓电子政务,是指国家机关在政务活动中全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管理和办公,以及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的信息化平台。对于我们国家而言,政务活动并不仅仅局限于政府系统的政务活动,而是泛指党委、政府、人大、政协四大系统的政务活动,政府在电子政务建设中承担着主要的责任。根据题目要求,本论文中论及的电子政务应该特指政府电子政务。 政府电子政务建设包括三方面的内容;政府部门内部的网络化办公,政府部门之间通过网络进行的协同办公和信息共享,以及政府通过网络实现与公众的沟通和互动。 论述问题1时,所阐述的系统主要属于上述三方面之一。 电子政务系统是基于计算机网络的信息系统,构筑一个电子政务系统从上到下主要包括以下几个层次。 ·应用业务层,即电子政务应用平台,包含G2G、G2B、G2C 和G2E (政府对公务员)等模式下的政务应用系统及协同工作与决策支持系统。 ·应用服务支撑层(信息交换层),包括工作流引擎和电子政务中间件平台。 ·信息资源管理层(数据访问层),管理数据资源,向应用服务支撑层提供数据整合、访问、提取、过滤与综合服务。 ·网络系统层,即电子政务网络平台,它提供电子政务系统网络通信和系统服务。 此外,电子政务标准规范体系和电子政务安全体系作为电子政务建设的核心内容,贯穿于上述四个平台的设计、实现之中,不容忽视。 很多政府部门常常重视网络系统层的建设,忽视或弱化信息资源管理层、应用服务支撑层和标准规范体系的建设,导致应用业务层的服务能力有限。具体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电子政务本质及全局性认识不足。例如一些政府部门把全局性的电子政务项目视为本部门信息系统的延伸,仍停留在建设办公自动化和政务专网水平,对跨行业、跨部门信息共享缺乏足够考虑,缺少对业务资源的共享与整合。 ·强化部门利益。对于跨部门共建的大型电子政务项目,由于共建单位的协作关系和工作模式不确定,资源共享和互联缺乏硬性规定,导致许多部门在建设方法上自觉或不自觉地强化了部门利益。 ·电子政务建设在信息资源的组织与开发利用方面较为滞后,信息采集环节薄弱,部门间信息资源共享不足、封锁严重,缺乏对信息资源的深层次开发,信息资源社会化利用有限,不仅不能发挥良好的社会效益,而且远远不能为经济发展贡献价值。 ·电子政务标准和管理制度滞后,即统一标准和有效管理政策的出台速度跟不上电子政务的建设步伐;或者标准、管理办法过多,都在某种程度上促成信息孤岛的形成和泛滥。 电子政务整合、共享方面的不足造成了我国电子政务信息的重复输入和多口采集,影响了数据的实时性、一致性和正确性,不能实现信息的及时共享和反馈,并最终造成了政府社会监管、公共服务、决策支持能力落后的现状。 论述问题2时,根据参与的项目要能够总结分析出信息不能共享的管理或技术层面上的原因,提出的信息整合共享方案主要涉及以下内容。 ·数据规范和标准。针对各个有关的数据源,提出数据整合、共享的技术标准和规范。 ·技术方案。以项目和政府部门为背景,提出基于数据中心或共享交换平台(或分布式交换平台)的整合共享方案。包括网络互联互通、信息共享技术、安全和身份认证等。 ·管理方案(或实施方案)。包括统一数据采集,数据源的维护和更新,信息如何访问和使用,系统如何分工协调建设,信息的归属,资金的筹措等。 ·信息应用方案。包括信息如何提高政府部门的办公效率、提高科学决策水平、增强社会监管能力和经济宏观调控手段。 在上述方案中,管理方案的制定和有效推动,是实施电子政务信息整合共享的关键。 论述问题3可以先从技术层面上论述信息整合的必要性,再结合政府具体职能米分析,要点如下: ·实现电子政务信息资源整合是实现共享的前提,共享既是整合的手段,也是整合的目标,只有去粗存精、去伪存真,完整、准确,信息才有价值,才可以进一步地分析、挖掘。 ·电子政务信息整合共享的意义主要体现在:提高政府对公众和企业的服务能力和服务效率,降低政府的运行成本;向政府提供对社会监管的科学手段;为职能部门和领导的决策支持服务提供支撑;为政府快速反应处理危机事件提供依据等方面。 ·实现电子政务信息资源共享整合,能够把政务信息真正作为一种资源来发挥其经济效益,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企业提供良好的信息服务,优化投资环境。

判断题
单项选择题

河豚的身体短而肥厚,生有毛发状的小刺,坚韧而厚实的河豚皮曾经被人用来制作头盔。河豚的上下颌的牙齿都是连接在一起的,好像一块锋利的刀片,这使河豚能够轻易地咬碎硬珊瑚的外壳。河豚大都是热带海鱼,只有少数几种生活在淡水中。河豚一旦遭受威胁,就会吞下水或空气,使身体膨胀成多刺的圆球,天敌很难下嘴。许多种类的河豚的内部器官含有一种能致人死命的神经性毒素。有人测定过河豚毒素的毒性,相当于剧毒药品氰化钠的1250倍,只需要0.48毫克就能致人死命。其实,河豚的肌肉中并不含毒素,它最毒的部分是卵巢、肝脏,其次是肾脏、血液、眼、鳃和皮肤。河豚毒性的大小,与它的生殖周期也有关系。晚春初夏怀卯的河豚毒性最大。这种毒素能使人神经麻痹、呕吐、四肢发冷,进而心跳和呼吸停止。国内外都有过吃河豚丧命的报道。河豚鱼中毒以神经系统症状为主。潜伏期很短,短至10~30分钟,长至3~6小时发病。发病急,来势凶。开始时手指、口唇、舌尖发麻或刺痛,然后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四肢麻木无力、身体摇摆、走路困难,严重者全身麻痹瘫痪、有语言障碍、呼吸困难、血压下降、昏迷,中毒严重者最后多死于呼吸衰竭。如果抢救不及时,中毒后最快的10分钟内死亡,最迟4~6小时死亡。有报告显示,日本人河豚鱼中毒病死率为61.5%。对于河豚鱼中毒,目前尚无特效解毒剂,中毒以后应立即将病人送往医院抢救,尽快使毒物排出,并对症治疗。预防中毒的最有效方法是管理部门严查,禁止零售河豚鱼,如果发现,将河豚鱼集中妥善处理。
河豚鱼肉质特别细嫩,味美,营养丰富。它的药用价值很高,从其肝脏、卵巢的毒素中,可提炼出河豚素、河豚酸、河豚巢素等名贵药材。

根据本文,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河豚肉质细嫩,可放心食用
B.应严令禁止销售食用河豚肉
C.一旦河豚中毒,无药可治
D.河豚药用价值很高,可制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