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列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每小题3分,共9分)

楚干将莫邪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欲杀之。剑有雌雄。其妻重身①当产。夫语妻曰:“吾为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往必杀我。汝若生子是男,大,告之曰:‘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于是即将雌剑往见楚王。王大怒,使相之。剑有二,一雄一雌,雌来雄不来。王怒,即杀之。

莫邪子名赤,比②后壮,乃问其母曰:“吾父所在?”母曰:“汝父为楚王作剑,三年乃成。王怒,杀之。去时嘱我:‘语汝子出户望南山,松生石上,剑在其背。’”于是子出户南望,不见有山,但睹堂前松柱下石低③之上。即以斧破其背,得剑,日夜思欲报楚王。

王梦见一儿眉间广尺,言欲报雠。王即购之千金。儿闻之亡去,入山行歌。客有逢者,谓:“子年少,何哭之甚悲耶?”曰:“吾干将莫邪子也,楚王杀吾父,吾欲报之。”客曰:“闻王购子头千金。将子头与剑来,为子报之。”儿曰:“幸甚!”即自刎,两手捧头及剑奉之,立僵④。客曰:“不负子也。”于是尸乃仆。

客持头往见楚王,王大喜。客曰:“此乃勇士头也,当于汤镬煮之。”王如其言煮头,三日三夕不烂。头踔⑤出汤中,踬目大怒。客曰:“此儿头不烂,愿王自往临视之,是必烂也。”王即临之。客以剑拟王,王头随堕汤中,客亦自拟己头,头复坠汤中。三首俱烂,不可识别。乃分其汤肉葬之,故通名三王墓。今在汝南北宜春县界。

(《搜神记》,转摘自《语文读本》)

[注]①重身:怀孕。②比:等到。③低:疑作“砥”,柱下下基石。④僵:谓死后后僵硬直立不倒⑤踔:跃。

小题1: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错误的一项是()

A.于是即将雌剑往见楚王(将:带、拿)

B.语汝子出户望南山(语:告诉)

C.王如其言煮头(如:像…一样)

D.不负子也(负:辜负)小题2:

小题3:以下句子分别编成四组,全都是表现莫邪子坚忍无畏的复仇精神的一组是()

①乃问其母曰:“吾父所在?”

②即以斧破其背,得剑,日夜思欲报楚王。

③儿闻之亡去

④将子头与剑来,为子报之

⑤即自刎,两手捧头及剑奉之,立僵

⑥头踔出汤中,踬目大怒

A.②⑤⑥

B.①②⑤

C.③④⑥

D.①③④小题4:翻译下列句子。(13分)

(1)向之所欣,俯仰之间,已为陈迹,犹不能不以之兴怀。(4分)

(2)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3分)

(3)王即购之千金。儿闻之亡去,入山行歌。(3分)

(4)客曰:“此乃勇士头也,当于汤镬煮之。”(3分)

答案

小题1:C

小题2:B

小题3:A

小题4:略

小题1:(如:按照)

小题2:略

小题3:略

小题4:略

附:参考译文

楚国干将、莫邪夫妇二人,给楚王铸剑,三年才成功。楚王怒,想杀他。剑有雌雄二柄。妻子怀孕快生产了,丈夫对她说:“我给楚王铸剑,三年才成功。王怒,我去一定被杀掉。你生下的孩子如果是男的,长大后,告诉他:‘出房看南山,松树长在石上,剑在它的背面。’于是拿着雌剑去见楚王。王大怒,叫他合套。剑本是两柄,一雄一雌,雌剑来雄剑不来。王怒,把干将杀掉了。

莫邪生下的儿子叫赤。后来长大了,问他母亲:“我父亲在哪里?”母亲说:“你父亲给楚王铸剑,三年才成功。楚王发怒,把他杀了。他走时嘱咐我告诉你:出房看南山,松树长在石上,剑在它的背面。”于是儿子出房,往南看没有山,只见堂前松柱下有一磨剑石,就用斧头砸开它的脊背,得到雄剑,早晚都想谋刺楚王。

楚王梦见一个小儿,眉间广阔,约一尺宽,说要报仇。楚王悬千金重赏捉拿。赤听了,逃走,跑进山里悲歌。碰到一位客人,说:“你年纪轻轻的,怎么哭得这样伤心?”赤说:“我是干将、莫邪的儿子。楚王杀了我的父亲,我想报仇!”客人说:“听说楚王以千金重赏购买你的脑袋,请把你的脑袋和剑都交给我,我为你报仇。”赤说:“太好了!”于是自刎,双手捧着脑袋和剑,一并奉上。尸体僵立。客人说:“我决不辜负你!”这样,尸才仆倒。

客人提着赤的脑袋去见楚王。楚王大喜。客说:“这是勇士头,应当用汤锅煮。”楚王照办煮头。三天三夜也煮不烂。头跳起好高,张开眼睛大怒。客说:“这小孩头煮不烂,请大王亲自到锅边一看,就一定烂了。”楚王立刻走拢,客用剑斩王,王的脑袋掉进汤里;客也砍掉自己的头,头也掉进汤里。三个脑袋都煮烂了,没法分辨。于是倒掉汤,把煮烂的肉一齐埋葬,通称“三王墓”。

填空题
判断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