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开放性试题

(6分)材料一:2012年12月4日是我国第12个全国法制宣传日,隆重纪念现行宪法公布施行30周年,其主题是“弘扬宪法精神,服务科学发展”。

材料二:最高人民法院新闻发言人表示,当前“网络 * * ”、“微博 * * ”对于 * * 倡廉工作发挥了积极的作用。据有关调查统计,69%的网友认同“网络问政”,认为这种平等、互动、快捷的交流方式已成为百姓反映民意的有效方式。网民以留言、跟帖、博客、微博等方式参政议政,“网络问政”成为中国民主政治建设的新亮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1)材料一表明我国正在实施什么基本方略?其含义和基本要求是什么?(2分)

(2)现在百姓参政议政、反映民意的渠道越来越多了,你知道这是国家在保障我们哪一项政治权利吗?除了在网上留言外,公民还可以通过哪些途径行使这一权利?网民参与政治生活时应该注意些什么?(4分)

答案

(1)(2分)依法治国的含义:依法治国,就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规定,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

依法治国的基本要求是:有法可依(前提)、有法必依(中心环节)、执法必严(关键)、违法必究(必要保证)。(4分)监督权(批评、建议权)。(1分)

通过信访、电子邮件、电话、找人大代表反映情况、通过媒体等舆论监督等。(1分)

要合法有序,出于公心、实事求是、理智行事、不可妨碍公务。(2分)

题目分析:(1)材料主要是说法制宣传,我国与法制有关的治国方略只有一个,那就是依法治国,然后回答一下依法治国的含义和基本要求即可。

(2)在网上反映民意,表达自己的意愿,这是公民对政府的建言献策,行使的是监督权或者说是批评、建议权,行使这一权利的途径有很多,写一些常用的,比如信访、电子邮件、电话、找人大代表反映情况等即可,网民参与政治生活要注意的问题就是行使监督权要注意的问题,结合教材知识回答即可。

单项选择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