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口语交际,情景问答题

专题与语文实践活动。(8分)

小题1:写出含有“叶”的诗句。(连续的两句,2分)

小题2:乱砍乱伐森林,将会引发人类生存环境的恶化。课本中“叶”的专题为我们讲述了不少道理,请运用相关知识,说说叶对生态环境的作用。(2分)

小题3:2013年春节联欢晚会上的小品《扶不扶》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影响。在现实生活中这样的现象时常上演。

【新闻链接】2014年5月15日上午,在学院路上,一名70岁左右的老人晕倒在地,其间路上来往车辆、行人繁多,却没一人出手相扶,后来一名上班的女子经过,小小地犹豫之后,她先掏出手机拍照,而等她准备上前扶的时候,一个骑电动车的中年男子经过,二话没说就上前扶人。这时,先前在一旁观望的路人才纷纷上前帮忙。当老人被扶起后颤颤巍巍地双手合十相谢时,这些人有些不好意思了。(据“新浪浙江”)

假如在生活中你遇到老人当街摔倒的现象,究竟是扶,还是不扶?为此,班上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在这场辩论中,反方认为老人当街摔倒,不应扶起老人。请你从正方的角度,写一段辩论词。(4分)

答案

小题1:示例: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殷勤谢红叶,好去到人间。(2分)

小题2:可从增加氧气含量、调节气候、净化环境等方面回答,须运用相关知识具体说明,如:绿叶在阳光下,将无机物质合成有机物质的过程中,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呼出大量的氧气;叶子的蒸腾作用,增加了空气中的湿度,造成多云、多雾,增加了降雨量,改变了环境小气候;叶子能吸收工农业生产中排出的大量有害气体,还有的叶子能分泌杀菌素,可以杀死多种病菌;叶子还可以防治噪音;等等。(2分,答出一点即可)

小题3:⑶示例一:我方观点认为应该扶起老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如果说自己的老人倒在地上,我们希望所有看到的人都能来救他,但是当别人的老人倒在地上时,难道我们就没有勇气去搀扶起来?社会呼唤爱的传递,请搀扶起中国人的“爱心”吧! 示例二:我方观点认为应该扶起老人。不要为自己的冷漠找借口。既然旁边有那么多围观者,我们上前扶了总会有人站出来证明我们的清白。何况我们都会老的,如果将来我们老了也遭遇类似情况该是多么的令人不寒而栗啊!(观点正确1分,理由充分2分,语言通顺1分)

小题1:

题目分析:按要求默写出两句古诗即可。

小题2:

题目分析:根据所掌握的知识,可从产生氧气有益人的身体健康、吸附灰尘噪音净化环境、调节气候等方面概括。

小题3:

题目分析:抓住反方的观点“老人当街摔倒,不应扶起老人”,分析其“理由”,从对方“以偏概全”的论证反驳对方,并从社会影响方面发表自己正面的见解。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