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晏 子 辞 千 金

晏子方食,景公使使者至,分食食之,使者不饱,晏子亦不饱。使者反,言之公。公曰:“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寡人不知,是寡人之过也。”使吏致千金与市租,请以奉宾客。晏子辞。三致之,终再拜而辞曰:“婴之家不贫,以君之赐泽覆三族延及交游以振百姓君之赐也厚矣,婴之家不贫也。婴闻之,夫厚取之君而施之民,是臣代君君民也,忠臣不为也;厚取之君而不施于民,是为筐箧之藏也,仁人不为也;进取于君,退得罪于士,身死而财迁于它人,是为宰藏也,智者不为也。夫十总之布,一豆之食,足于中,免矣。”

景公谓晏子曰:“昔吾先君桓公以书社五百封管仲,不辞而受,子辞之何也?”晏子曰:“婴闻之,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意者管仲之失而婴之得者耶?故再拜而不敢受命。”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晏子食    方:正     B 终再拜而辞曰   再拜:拜两次

取于君    进:前进      D 以百姓       振:同“赈”,救济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的词语,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①分食之        ②之不以其道

B ①使吏千金与市租     ②乃其父兄昆弟而誓之

C ①寡人不             ②孰谓汝多

D ①忠臣不也           ②父母之爱子,则之计深远

小题3:文中加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以君之赐,泽覆三族,延及交游,以振百姓,君之赐也厚矣

B 以君之赐泽,覆三族延,及交游,以振百姓,君之赐,也厚矣

C 以君之赐,泽覆三族延,及交游,以振百姓,君之赐也厚矣

D 以君之赐泽,覆三族,延及交游,以振百姓,君之赐,也厚矣

小题4:下列各句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使者反,言之公—使者回去后,把这些情况告诉了齐景公

B 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晏子的家庭要是真的那样贫穷的话

C 请以奉宾客—请求让他用(千金和市租)来供奉宾客

D 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愚蠢的人考虑多了,必定也会有可取之处

答案

小题1:C小题1:A小题1:A小题1:B

译文

晏子正在吃饭,齐景公派使臣来到,(晏子)把食物分出来,给使臣吃,(结果)使臣没吃饱,晏子也没吃饱。使臣回去后,把(晏子贫困的情况)告诉了齐景公。齐景公惊叹道:“唉!晏子的家真的像(你说的)这样穷!我不了解,这是我的过错。”(于是)派公差送去千金与税款,请他用千金与市租)供养宾客。晏子没有接受。多次相送,最终(晏子)拜两拜而辞谢道:“我的家不贫穷,由于您的赏赐,恩泽遍及父族、母族、妻族,延伸到朋友,并以此救济百姓,您的赏赐够丰厚了,我的家不贫穷啊。我听人这样说,从君主那里拿来厚赏然后散发给百姓,这就是臣子代替君主统治人民,忠臣是不这样做的;从君主那里拿来厚赏却不散发给百姓,这是用筐箧收藏财物归为己有,仁义之人是不这样做的;在朝中,得到君主的厚赏,在朝外,取得君主赏赐不能与士人共享而得罪他们,死后财物转为别人所有,这是为家臣蓄积财物,聪明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有衣穿,有饭吃,(只要)心里满足就可以免于(一切)忧患。”

齐景公对晏子说:“从前我们前代的君主桓公用五百里的土地人口授予管仲,(他)接受了并没有推辞,你推辞不接受是为什么呢?”晏子回答说:“我听人这样说,圣明的人考虑多了,也难免会有失误。愚蠢的人经过多次考虑,也有可取之处。想来这是管仲的错,是我的对吧?因此再次拜谢而不能接。”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