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晏 子 辞 千 金

晏子方食,景公使使者至,分食食之,使者不饱,晏子亦不饱。使者反,言之公。公曰:“嘻!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寡人不知,是寡人之过也。”使吏致千金与市租,请以奉宾客。晏子辞。三致之,终再拜而辞曰:“婴之家不贫,以君之赐泽覆三族延及交游以振百姓君之赐也厚矣,婴之家不贫也。婴闻之,夫厚取之君而施之民,是臣代君君民也,忠臣不为也;厚取之君而不施于民,是为筐箧之藏也,仁人不为也;进取于君,退得罪于士,身死而财迁于它人,是为宰藏也,智者不为也。夫十总之布,一豆之食,足于中,免矣。”

景公谓晏子曰:“昔吾先君桓公以书社五百封管仲,不辞而受,子辞之何也?”晏子曰:“婴闻之,圣人千虑,必有一失;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意者管仲之失而婴之得者耶?故再拜而不敢受命。”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晏子食    方:正     B 终再拜而辞曰   再拜:拜两次

取于君    进:前进      D 以百姓       振:同“赈”,救济                                                                                                                         

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的词语,意思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 ①分食之        ②之不以其道

B ①使吏千金与市租     ②乃其父兄昆弟而誓之

C ①寡人不             ②孰谓汝多

D ①忠臣不也           ②父母之爱子,则之计深远

小题3:文中加线的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以君之赐,泽覆三族,延及交游,以振百姓,君之赐也厚矣

B 以君之赐泽,覆三族延,及交游,以振百姓,君之赐,也厚矣

C 以君之赐,泽覆三族延,及交游,以振百姓,君之赐也厚矣

D 以君之赐泽,覆三族,延及交游,以振百姓,君之赐,也厚矣

小题4:下列各句翻译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使者反,言之公—使者回去后,把这些情况告诉了齐景公

B 晏子之家若是其贫也—晏子的家庭要是真的那样贫穷的话

C 请以奉宾客—请求让他用(千金和市租)来供奉宾客

D 愚人千虑,必有一得—愚蠢的人考虑多了,必定也会有可取之处

答案

小题1:C小题1:A小题1:A小题1:B

译文

晏子正在吃饭,齐景公派使臣来到,(晏子)把食物分出来,给使臣吃,(结果)使臣没吃饱,晏子也没吃饱。使臣回去后,把(晏子贫困的情况)告诉了齐景公。齐景公惊叹道:“唉!晏子的家真的像(你说的)这样穷!我不了解,这是我的过错。”(于是)派公差送去千金与税款,请他用千金与市租)供养宾客。晏子没有接受。多次相送,最终(晏子)拜两拜而辞谢道:“我的家不贫穷,由于您的赏赐,恩泽遍及父族、母族、妻族,延伸到朋友,并以此救济百姓,您的赏赐够丰厚了,我的家不贫穷啊。我听人这样说,从君主那里拿来厚赏然后散发给百姓,这就是臣子代替君主统治人民,忠臣是不这样做的;从君主那里拿来厚赏却不散发给百姓,这是用筐箧收藏财物归为己有,仁义之人是不这样做的;在朝中,得到君主的厚赏,在朝外,取得君主赏赐不能与士人共享而得罪他们,死后财物转为别人所有,这是为家臣蓄积财物,聪明的人是不会这样做的。有衣穿,有饭吃,(只要)心里满足就可以免于(一切)忧患。”

齐景公对晏子说:“从前我们前代的君主桓公用五百里的土地人口授予管仲,(他)接受了并没有推辞,你推辞不接受是为什么呢?”晏子回答说:“我听人这样说,圣明的人考虑多了,也难免会有失误。愚蠢的人经过多次考虑,也有可取之处。想来这是管仲的错,是我的对吧?因此再次拜谢而不能接。”

阅读理解与欣赏

济南的夏天

郭奕明

  ①俗话说:“天有不测风云。”我觉得,用这句话来形容济南夏天的天气,真是再恰当不过了。

  ②暑假里的一天,天气热得厉害。太阳毒辣辣地烘烤着大地,整天没有一丝风,护城河旁的柳树垂头丧气,没有一点儿生气;知了拼命地叫着“热……热……”;地面上连只蚂蚁也难寻——它们也受不了这热魔。

  ③就这样煎熬了一整天,到了傍晚,天还是这么热。

  ④突然,柳条稍微动了一下。谢天谢地,终于起风了。一会儿工夫,风大起来了,吹得尘土和纸屑乱飞。我高兴地跑出去,享受这珍贵的凉风。看天上,好像是天公不小心打翻了墨水瓶,浓浓的乌云迅疾地盖住了半边天。

  ⑤风一阵紧似一阵,可是那整整一天积攒下来的热浪却总也赶不走。“啪嗒”,一个凉凉的东西打在我身上,雨!而且这么大的雨,刚开始下,雨点就有五分硬币那么大!雨点不断地往我头上落,头上顿时感到凉凉的,真痛快!那讨厌的热浪仍然缠着我的腿和脚,马路仍然烫人。

  ⑥雨,越下越大了,最后一丝热气终于被‘‘驱逐出境’’了。密集的雨点砸到人身上,还真有些疼呢!我真像一只落汤鸡,赶紧往家跑。这时,雨更大了,窗外只见白晃晃的雨水,没头没脑地往下浇。那一排柳树闪着翠绿的颜色,使劲地左摇右摆,像是在狂欢;天上电闪雷鸣,像是在快乐地欢呼!

  ⑦过了半个多小时,雨下小了——更小了。最后只是轻轻地蹦雨星。天晴了,云散了。天空碧蓝碧蓝的,那快要落山的太阳,又露出了笑脸。柳树经过风和雨的洗礼,显得更加青翠欲滴。

  ⑧济南的夏天就是这样——多变。

1.第①段在全文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第②段作者是运用什么手法描写夏天的闷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划分层次,使用符号标明正确的是(  )

A.①一②/③一⑥/⑦一⑧

B.①一③/④一⑥/⑦一⑧

C.①/②一⑥/⑦一⑧

D.①/②一⑦/⑧

4.我们在本学期的课文学过老舍的《济南的冬天》,知道可用_____________这个词不概括济南冬天的特点;那么根据本文的内容我们可______________这个词概括济南夏天的突出特点。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