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9分 每小题3分)

卢钧,字子和,范阳人。元和四年进士擢第。又书判拨萃,调补校书郎,累佐诸侯府。大和五年,迁左补阙。与同职理宋申锡之枉,由是知名。

开成元年冬,代李从易为广州刺史、御史大夫、岭南节度使。南海有蛮舶之利,珍货辐凑。旧帅作法兴利以致富,凡为南海者,靡不捆载而还。钧性仁恕,为政廉洁,请监军领市舶使,己一不干预。自贞元已来,衣冠得罪流放岭表者,因而物故,子孙贫悴,虽遇赦不能自还。凡在封境者,钧减俸钱为营槥椟,其家疾病死丧,则为之医药殡殓;孤儿稚女,为之婚嫁,凡数百家。由是山越之俗,服其德义,令不严而人化。三年将代,华蛮数千人诣阙请立生祠,铭功颂德。先是,土人与蛮獠杂居,婚娶相通。吏或挠之,相诱为乱。钧至立法,俾华蛮异处、婚娶不通、蛮人不得立田宅,由是徼外肃清,而不相犯。

会昌初,迁襄州刺史。四年,诛刘稹,以钧检校兵部尚书、兼潞州大都督府长史。是冬,诏钧出潞军五千戍代北。钧升城门饯送,其家设幄观之。潞卒素骄,因与家人诀别,乘醉倒戈攻城门。监军以州兵拒之,至晚抚劳方定。

诏钧入朝拜户部侍郎,迁户部尚书。大中初,检校尚书右仆射、御史大夫,就加检校司空。六年,复检校司空、河东节度使。九年,诏曰:“河东军节度使卢钧,长才博达,敏识宏深。由岭表而至太原,五换节钺。仁声载路,公论弥高。宜升揆路,以表群僚。可尚书左仆射。”钧践历中外,事功益茂。后辈子弟,多至台司。至是急征,谓当辅弼,虽居端揆,心殊失望,常移病不视事,与亲旧游城南别墅,或累日一归。宰臣令狐山曾恶之,乃罢仆射,仍加检校司空。物议以钧长者,罪山曾弄权。山曾惧,十一年九月,以钧检校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兴元尹,充山南西道节度使。入为太子太师,卒。

(选自《旧唐书·卢钧传》,有删节)

注:①槥椟:小棺材。   ②揆路:宰相之位。③端揆:指尚书左仆射。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凡为南海者,靡不捆载而还靡:没有

B.自贞元已来,衣冠得罪流放岭表者表:南面

C.俾华蛮异处、婚娶不通俾:佣人

D.物议以钧长者,罪山曾弄权罪:谴责小题2:以下句子中,直接表明卢钧“性仁恕”或“为政廉洁”的一组是(3分)

①与同职理宋申锡之枉              ②作法兴利以致富

③其家疾病死丧,则为之医药殡殓     ④华蛮数千人诣阙请立生祠  

⑤请监军领市舶使,己一不干预      ⑥升城门饯送,其家设幄观之

A.①②③

B.②④⑤

C.③⑤⑥

D.④⑤⑥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卢钧进士及第后又应试“书判拨萃”科,先历任补校书郎、诸侯幕府僚佐、左补阙等,后因与同事申诉宋申锡的冤枉而出名。

B.卢钧担任过几个道的节度使,在任岭南节度使期间政绩尤为突出,他为政廉洁,关心民众,受到了当地汉人和蛮族的拥戴。

C.卢钧满怀希望应诏入朝,结果被授为尚书左仆射,很是灰心,后受宰相令狐山曾排挤,又出任山南西道节度使。

D.卢钧年长才高、博闻练达,见识聪敏,深得皇帝的赏识并重用为宰相,加之他为人仁慈,为政廉洁,当时被视为长者。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由是山越之俗,服其德义,令不严而人化。

(2)仁声载路,公论弥高。宜升揆路,以表群僚。

答案

小题1:C (俾:动词,“使”)

小题2:C(①是说他与同事一起审理宋申锡的冤案,②是说他的前任不清廉,④是说百姓为卢钧立生祠,是侧面描写。)

小题3:D(说卢钧“深得皇帝的赏识”可以,说“深得重用”不合文意,因本应为宰相,而只做了尚书左仆射。)

小题4:(1)因此山越的当地的百姓,叹服他的道德仁义,法令虽不严苛而众人都受到教化。(“由是”“俗”“德义”“人化”各1分,句意1分)

(2)仁爱之声满路,公众赞颂之声更高。应该升任揆路(宰相),作众多官员的表率(“载”“论”“弥”“表”各1分,句意1分)

参考译文:卢钧,字子和,是范阳人。卢钧在元和四年进士及第,又应试“书判拨萃”科,调授校书郎,历任诸侯幕府僚佐。文宗大和五年,升任左补阙。与同事申诉宋申锡的冤枉,因此出名。

开成元年冬天,代替李从易任广州刺史、御史大夫、岭南节度使。南海有外国船只贩运之利,珍奇货物云集。旧节度使设法兴利来致富,凡镇守南海的,无不捆装船载财物还京。卢钧性情仁慈宽恕,为政廉洁,请监军使担任市舶使,自己一点也不干预。自从贞元年间以来,有罪流放到岭南的大臣,因其去世、子孙贫困憔悴,虽然遇到大赦也不能自己还京。凡是在岭南境内的,卢钧减省俸钱为他们营办小棺材;家中有疾病死丧,则为他们出钱替他们买药治病或办丧事;有孤儿幼女,为他们办婚嫁,共数百家。因此山越的当地的百姓,叹服他的道德仁义,法令虽不严苛而众人都受到教化。三年任满将替换,华人蛮族数千人赴衙门请为卢钧立生祠,刻功颂德。先前土人与蛮人、僚人杂居,互通婚姻,官吏有时阻挠,就互相煽诱反乱。卢钧到任后立法度,使华人与蛮人分开居住、不互通婚姻,蛮人不许拥有田地宅院,于是境外清肃,而互不相犯。

会昌初年,迁任襄州刺史。四年诛杀刘稹,命卢钧任检校兵部尚书、兼潞州大都督府长史。这年冬天,诏书命卢钧派五千泽潞镇军去代北防戍。卢钧登上城门饯送戍卒,他们的家属搭帏幄旁观。泽潞军一向骄横,因为与家人告别趁着酒醉倒戈返攻城门,监军让州兵抵抗,直到晚上,经安抚慰劳才将乱卒平定。

诏书命卢钧入朝,官拜户部侍郎,升任户部尚书。大中初年,卢钧任检校尚书右仆射、御史大夫,又加官检校司空。六年,再任检校司空、河东节度使。九年,颁下诏书说:“河东军节度使卢钧,年长才高、博闻练达,见识聪敏、胸襟宏大。从岭南直到太原,五次更换节钺,仁爱之声满路,公众赞颂有加。应该升任揆路(宰职),用作众多官员的表率。可是只授官尚书左仆射。”卢钧历任中央、地方,功绩众多。后辈子弟,多官至高位。到这次紧急征他入朝,以为应作宰相,虽任尚书仆射,心中特别失望,于是常常称病不办公,与亲戚旧友在城南别墅游玩,有时几天才回来一趟。宰相令狐厌恶他,于是他被罢免了左仆射官,仍然加授检校司空。舆论认为卢钧是长者,都谴责令狐滥弄权力。令狐惧怕,十一年九月,任卢钧为检校司徒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兴元尹,充任山南西道节度使。后入朝任太子太师时去世。

问答题 简答题
单项选择题 A3/A4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