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吴起者,卫人也,好用兵。尝学于曾子,事鲁君。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吴起于是欲就名,遂杀其妻,以明不与齐也。鲁卒以为将。将而攻齐,大破之。 鲁人或恶吴起曰:“起之为人,猜忍人也。其少时,家累千金,游仕不遂,遂破其家,乡党笑之,吴起杀其谤己者三十余人。而东出卫郭门。与其母诀,啮臂而盟曰:‘起不为卿相,不复入卫。’遂事曾子。居顷之,其母死,起终不归。曾子薄之,而与起绝。起乃之鲁,学兵法以事鲁君。鲁君疑之,起杀妻以求将。夫鲁小国,而有战胜之名,则诸侯图鲁矣。且鲁、卫兄弟之国也,而君用起,则是弃卫。”鲁君疑之,谢吴起。 吴起于是闻魏文侯贤,欲事之。文侯问李克曰:“吴起何如人哉?”李克曰:“起贪而好色,然用兵司马穰苴不能过也。”于是魏文侯以为将,击秦,拔五城。 起之为将,与士卒最下者同衣食。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卒有病疽者,起为吮之。卒母闻而哭之。人曰:“子卒也,而 * * 自吮其疽,何哭为?”母曰:“非然也。往年吴公吮其父,其父战不旋踵,遂死于敌。吴公今又吮其子,妾不知其死所矣。是以哭之。” 文侯以吴起善用兵,廉平,尽能得士心,乃以为西河守,以拒秦、韩。 (选自《史记.孙子吴起列传》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
![]() ![]() 寡人之于国也 家祭无忘告乃翁 ![]() ![]()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 冰,水为之,而寒于水
(1)齐人攻鲁,鲁欲将吴起,吴起取齐女为妻,而鲁疑之。(5分) 译文: (2)卧不设席,行不骑乘,亲裹赢粮,与士卒分劳苦。(5分) 译文: |
小题1:C.“谢”应为“辞退”。
小题1:C.〔A.动词,到,前往/助词,用于主谓之间,无实义。B.副词,就/副词,才。C.都是转折连词。D.介词,向/介比〕
小题1:D.〔“欺骗兵士为之卖命的一种阴险手段,因此非常痛恨他”与原文不符〕
小题1:见参考译文画线处。
文言文参考译文:
吴起是卫国人,善于用兵。曾经向曾子求学,奉事鲁国国君。齐国的军队攻打鲁国,鲁君想任用吴起为 * * ,而吴起娶的妻子却是齐国人,因而鲁君怀疑他。当时,吴起一心想成名,就杀了自己的妻子,来表明他不亲附齐国。鲁君终于任命他做了 * * ,率领军队攻打齐国,把齐军打得大败。
鲁国有人诋毁吴起:“吴起为人,猜疑残忍。他年轻的时候,家里积蓄足有千金,在外边求官没有结果,把家产也耗尽了,邻里的人笑话他,他就杀掉30多个讥笑自己的人,然后从卫国的东门逃跑了。他和母亲告别时,咬着自己的胳膊狠狠地说:‘我吴起不做卿相,绝不再回卫国。’于是就拜曾子为师。不久,他母亲死了,吴起最终还是没有回去奔丧。曾子瞧不起他,并和他断绝了师徒关系。吴起就到鲁国去,学习兵法来奉事鲁君。鲁君怀疑他,吴起杀掉妻子表明心迹,用来谋求 * * 的职位。鲁国只是个小国,现在却有了战胜强国的名声,那么诸侯各国就要谋算鲁国了。况且鲁国和卫国是兄弟国家,鲁君要是重用吴起,就等于抛弃了卫国。”鲁君对此心有疑虑,就辞退了吴起。
这时,吴起听说魏文侯贤明,想去事奉他。文侯问李克说:“吴起这个人怎么样啊?”李克回答说:“吴起贪恋名利而爱好女色,然而带兵打仗,就是司马穰苴也比不过他。”于是魏文侯就作用他为将,攻打秦国,夺取了五座城池。
吴起做主将,跟最下等的士兵穿一样的衣服,吃一样的伙食,睡觉不铺垫褥,行军不乘车骑马,亲自背负着军粮,和士兵们同甘共苦。有个士兵生了恶性毒疮,吴起替他吸吮脓液。这个士兵的母亲听说后,就放声大哭。有人说:“你儿子是个无名小卒,可是 * * 亲自替他吸吮脓液,怎么还哭呢?”那位母亲回答说:“不是这样啊,往年吴 * * 替他父亲吸吮毒疮,他父亲在战场上勇往直前,就死在敌人手里。如今吴 * * 又给他儿子吸吮毒疮,我不知道他又会战死在什么地方,因此,我才哭他啊。”
魏文侯因为吴起善于用兵打仗,廉洁不贪,待人公平,能取得所有将士的信任,就任命他担任西河地区的长官,来抗拒秦国和韩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