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重庆市某化工厂排放的废水透明、澄清,略显蓝色.小刚同学取了一瓶废水进行如下实淀生成,过滤:将所得的滤液分成两份,一份滤液加入稀硫酸,也有不溶于稀硝酸的白色沉淀生成;另一份滤液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产生蓝色沉淀.试回答:

(1)加入硝酸银溶液时,生成的白色沉淀是______(填化学式,下同),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时生成的蓝色沉淀是______.

(2)废水中一定不含有的物质是______(填序号).

A.氯化物      B.硫酸盐      C.硝酸盐      D.碳酸盐

(3)小刚同学设计了一个从废水中除去金属离子的实验方案.

[已知白色的Fe(OH)2固体在潮湿的空气中可生成红褐色的Fe(OH)3]

①固体A中一定含有的物质为______(填化学式).

②第Ⅲ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第Ⅳ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答案

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有氯化银和硫酸钡,(1)加入硝酸银溶液时,所有的硝酸盐都溶于水,只能是银盐的沉淀,故为AgCl;原溶液略显蓝色,说明了存在铜离子,加入 NaOH溶液时,所有的钠盐都溶于水,只能是氢氧化铜沉淀;

(2)滤液中加硫酸生成了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说明了原溶液中存在钡离子,有钡离子就不会存在硫酸根离子,原溶液略带蓝色,说明原溶液中存在铜离子,就不会存在碳酸根离子,故BD正确.

(3)①已知白色的Fe(OH)2固体在潮湿的空气中可生成红褐色的Fe(OH)3,根据白色沉淀在空气中会转化成红褐色的固体,说明白色沉淀是氢氧化亚铁沉淀,红褐色固体是氢氧化铁沉淀,说明了B中存在亚铁离子,可知加入的金属X是铁,因为铁是过量的,所以反应后有剩余,还有置换出的铜,故为Fe、Cu;

②白色沉淀是氢氧化亚铁沉淀,红褐色固体是氢氧化铁沉淀,转化的方程式为:4Fe(OH)2+O2+2H2O=4Fe(OH)3;滤液中加硫酸生成了不溶于硝酸的白色沉淀,说明了原溶液中存在钡离子,有钡离子就不会存在硫酸根离子,原溶液略带蓝色,说明原溶液中存在铜离子,就不会存在碳酸根离子,所以原溶液中可能有氯化钡或硝酸钡,和硫酸钠生成硫酸钡沉淀.

故答案为:(1)AgCl、Cu(OH)2(2)BD(3)①Fe、Cu②4Fe(OH)2+O2+2H2O=4Fe(OH)3、BaCl2+Na2SO4=BaSO4↓+2NaCl(或Ba(NO32也可).

单项选择题
材料题

阅读下列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 * * 党人是在20世纪的民族主义和反对帝国主义的气氛中成长起来的,它强调反对强权,与弱小、不发达的“农村”国家为伍,反对“城市”国家。 ——吉尔伯特?罗兹曼《中国的现代化》

材料二 1972年2月21日晚,周恩来举行了欢迎尼克松的宴会。尼克松在祝酒词中说“过去的一些时期我们曾是敌人,今天我们有巨大的分歧,使我们走到一起的,是我们有超过这些分歧的共同利益。……虽然我们不能弥合我们之间的鸿沟,我们却能够设法搭一座桥,以便我们能够越过它进行会谈。”——裴坚章《中华人民共和国外交史》

材料三 本组织的基本宗旨和任务是:加强成员国间的相互信任和睦邻友好;发展多领域合作,维护和加强地区和平、安全与稳定,推动建立民主、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在平等伙伴关系基础上,通过联合行动,促进地区经济、社会、文化的全面均衡发展,不断提高各成员国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生活条件。 ——《上海合作组织 * * 》(2002年6月)

(1)材料一作者的观点是什么,结合建国初期的外交史实说明作者观点的合理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二中中美之间“巨大的分歧”指什么,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美两国“走到一起”的主要因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体现了新时期中国外交的哪一种重要变化,综合上述材料,指出新中国始终坚持的外交方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