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材料分析题

阅读下面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取得长足的进步,但在代表民意和权力监督等方面仍需进一步深化改革。比如人大代表选举实行间接选举、等额当选制度,使得人大代表候选人与民众之间的沟通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其民意代表的功能未能充分发挥。又如在人大的监督制度上,目前虽也有政府领导干部向人大述职制度,但是总体而言,人大对政府及其他国家机关的监督手段和监督效果依然有限。

材料二:有专家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不断地推进经济体制改革,调整生产关系中与生产力发展要求不相适应的部分,同时也进行政治体制改革,调整上层建筑中与经济基础不相适应的部分,取得了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的巨大成就。当前,为保证“十二五规划”的顺利实现,为了给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和科学发展提供更有力地保障,在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我们还必须要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如对于人大制改革,应以内容为重,即重在落实人大代表的职权和人大的实权,同时也要进一步完善人大制在选举、表决等方面的具体实施形式。

(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我国人大制应如何进一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人民参加国家管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运用矛盾特殊性的有关知识,结合材料,论证材料二中专家观点的合理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人民参加国家管理的根本政治制度,必须坚持和完善。②人大是国家权力机关,依法行使立法权、决定权、任免权、监督权。因此,人大需要将各项职权落到实处。③人大代表由人民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因此,需要完善人大代表的选举产生、代表民意及接受监督的具体实施形式。④人大代表是国家权力机关的组成人员,代表人民在国家权力机关行使国家权力。因此,需要让人大代表充分行使职权,充分发挥监督政府及其他机关工作的作用。

(2)①矛盾具有特殊性,要求我们具体问题具体分析。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不断推进经济体制的改革,建设物质文明;不断进行政治体制改革,建设政治文明。这体现了不同事物有不同矛盾的哲理,符合不同矛盾用不同方法解决的矛盾分析法要求。③“十二五”期间,为了保证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社会的科学发展,必须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这体现了同一事物在不同发展过程和不同阶段上有不同矛盾的哲理,符合不同过程、不同阶段矛盾用不同方法解决的矛盾分析法要求。④对于人大制改革,以内容改革为重,同时也要继续完善人大制的具体实施形式。这体现了同一矛盾的两个不同方面各有特殊性的哲理,符合分清主次的矛盾分析法要求。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