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鄭子產有疾,謂子大叔曰:“我死,子必爲政。唯有德者能以寬服民,其次莫如夫火烈,民望而畏之,故鮮死焉;水懦弱,民狎而翫之,則多死焉,故寬難。”疾數月而卒。
大叔爲政,不忍猛而寬。鄭國多盜,取人于萑苻之澤。大叔悔之,曰:“吾早從夫子,不及此。”興徒兵以攻萑苻之盜,盡殺之,盜少止。
仲尼曰:“善哉!政寬則民慢,慢則纠之以猛。猛則民,殘則施之以寬。 寬以濟猛,猛以濟寬,政是以和。《詩》曰:‘民亦勞止,汽可小康;惠此中國,以四方’,施之以寬也。 ‘毋詭隨,以無良;式遏寇虐,慘不畏明’,纠之以猛也。‘柔遠能邇,以定我王’,平之以和也。又曰:‘不不絿,不刚不柔,布政優優,百禄是遒’,和之至也。”及子產卒,仲尼聞之,出曰:“古之遗愛也。”

根据文中内容回答下面问题。
“及子產卒,仲尼聞之,出涕曰:‘古之遺愛也。’”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参考答案:(1)子产是治国上很有策略的人,他主张“宽猛相济”的方略,寻求平衡的中庸之道,既要宽大为怀征服人心,又要强硬有力度使人守法。只有这样才能治理好国家。这是古人留存下来的治国之道,但未必人人会用,子产能够明晓并融入到治国中,实在难能可贵。
(2)子产对事态的发展有预见性:治国过于宽和,百姓就会懈怠。这是对子大叔的告诫,建议他适当使用严厉的措施。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