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

冯唐者,其大父赵人。唐以孝著,为中郎署长,事文帝。文帝辇过,问唐曰:“吾居代时,吾尚食监高祛,数为我言赵将李齐之贤,战于钜鹿下。今吾每饭,意未尝不在钜鹿也。父知之乎?”唐对曰:“尚不如廉颇、李牧之为将也。”上曰:“何以?”唐曰:“臣大父在赵时,善李牧。臣父故为代相,善赵将李齐,知其为人也。”上既闻廉颇、李牧为人,良说,而搏髀怀曰:“嗟乎!吾独不得廉颇、李牧为吾将,吾岂忧匈奴哉!”唐曰:“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上怒,起入禁中。良久,召唐让曰:公奈何众辱我,独无闲处乎?唐谢曰:“鄙人不知忌讳。”

当是之时,匈奴新大入朝毵(朝毵sān:地名),杀北地都尉昂。上以胡寇为意,乃卒复问唐曰:“公何以知吾不能用廉颇、李牧也?”唐对曰:“臣闻上古王者之遣将也,跪而推毂,曰阃以内者,寡人制之;阃以外者, * * 制之。军功爵赏皆决于外,归而奏之。此非虚言也。臣大父言,李牧为赵将居边,赏赐决于外,不从中扰也,故李牧乃得尽其智能。是以北逐单于,破东胡,灭澹林,西抑强秦,南支韩、魏。当是之时,赵几霸。今臣窃闻魏尚为云中守,其军市租尽以飨士卒,出私养钱,五日一椎牛,飨宾客军吏舍人,是以匈奴远避,不近云中之塞。虏曾一入,尚率车骑击之,所杀甚众。夫士卒终日力战,斩首捕虏,上功莫府,一言不相应,文吏以法绳之。其赏不行而吏奉法必用。臣愚,以为陛下法太明,赏太轻,罚太重。且云中守魏尚坐上功首虏差六级,陛下下之吏,削其爵。由此言之,陛下虽得廉颇、李牧,弗能用也。”

文帝说。是日令冯唐持节赦魏尚,复以为云中守。而拜唐为车骑都尉,主中尉及郡国车士。

七年,景帝立,以唐为楚相,免。武帝立,求贤良,举冯唐。唐时年九十余,不能复为官,乃以唐子冯遂为郎。

(选自《史记·冯唐列传》,有改动)

[注]①大父:祖父。②搏髀:拍着大腿。③推毂:推车前进。古代帝王任命将帅时的隆重礼遇。④阃外:指京城或朝廷以外,亦指外任将吏驻守管辖的地域,与朝中、朝廷相对。⑤莫府:将帅出征时设在野外的营帐。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臣大父在赵时,善李牧善:善于。

B.阃以外者, * * 制之制:裁决。

C.其军市租尽以飨士卒飨:犒劳。

D.求贤良,举冯唐举:举荐。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A.唐以孝著,为中郎署长文吏以法绳之

B.跪而推毂其赏不行而吏奉法必用

C.乃卒复问唐曰乃以唐子冯遂为郎

D.尚不如廉颇、李牧之为将也 陛下下之吏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帝经常想起李齐,那是因为他在代地的时候,曾多次听尚食监高祛说过李齐的才能。

B.文帝发怒是因为冯唐在众人面前说他即使有李牧这样的贤才也不能任用,这使他难堪。

C.云中太守魏尚因为擅自把军市上的税金全部用来犒赏士兵,从而受到法办,爵位被削。

D.冯唐在仕途上一直很坎坷,景帝让他去做楚相,不久被免职,武帝求贤时,他已老了。小题4: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公奈何众辱我,独无闲处乎?

译文:                                                                  

(2)军功爵赏皆决于外,归而奏之。

译文:                                                                 

(3)是日令冯唐持节赦魏尚,复以为云中守。

译文:                                                                 

答案

小题1:A

小题1:C

小题1:C

小题1:把文中加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您为什么当众侮辱我,难道没有人少独处的时候吗?

(2)所有军功、封爵、奖赏,都在外面决定,回来再向帝王报告。

(3)当天就命令冯唐拿着符节,去赦免魏尚,重让他做云中太守。

小题1:动词,和……交好

小题1: 都是副词 于是。 A、介词,因为/介词,用;B、表修饰关系/表转折关系。D,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代魏尚。

小题1:魏尚受到法办,爵位被削,是犯了错报多杀敌六人的原因。

《冯唐传》参考译文:

冯唐,他的祖父是赵国人。他的父亲把家迁到代国。汉朝建立以后,又搬家到安陵。冯唐以孝闻名,(被推举)做了中郎署长,侍奉汉文帝。汉文帝(有一天)乘御辇经过,问冯唐说:“老人家什么时候做郎官的?家在哪儿?”冯唐详细地如实回答了。汉文帝(听到冯唐老家在代国)就说:“我住在代国的时候,我的尚食监高祛时常向我说到赵国的 * * 李齐的能耐,以及他在钜鹿作战时的事迹。现在我每每吃饭的时候,总觉得好像在钜鹿的战场上一样。老人家也知道吗?”冯唐回答说:“李齐还比不上廉颇、李牧做 * * 。”皇帝说:“为什么呢?”冯唐说:“我的祖父在赵国时,做官帅将,和李牧很要好;臣的父亲原来是代国的丞相,和赵国的 * * 李齐很要好,所以我知道他们的为人。”皇帝听冯唐说廉颇、李牧的为人,非常高兴,拍打着大腿说:“唉,我偏偏得不到廉颇、李牧做我的 * * ,(否则,)我还担忧匈奴吗?”冯唐说:“陛下即使得到了廉颇、李牧,也不能重用。”皇帝生气了,立即起身回到宫中。过了好半晌,把冯唐叫来责备说:“您为什么当众侮辱我,难道没有人少独处的时候吗?”冯唐道歉说:“粗人不知顾忌避讳。”

在这个时候,匈奴刚刚大举入侵朝那,杀死了北地都尉孙卬。皇帝非常担心匈奴的入侵,就忍不住又问冯唐说:“您凭什么知道我不能重用廉颇、李牧呢?”冯唐说;“我听说古代的君王派遣 * * 出征的时候,弯腰曲背推着战车,说:‘国门以内的事,归我来管;国门以外的事,由 * * 您去管。’所有军功、封爵、奖赏,都在外面决定,回来再向帝王报告。这不是假话。我的祖父说,李牧做赵国的 * * ,驻守的边关,军中集市的租税,都自己用来犒劳士兵。赏赐在外面决定,不受中央的干扰。委以重任,要求他完成任务。所以李牧才得以发挥他的才能,派遣精选出来的战车一千三百辆,擅长射箭的骑兵一万三千人,勇士十万:这才能够在北面驱逐单于,攻破了东胡,灭掉了澹林:在西边抑制了强大的秦国,在南边支援了韩国和魏国。在这个时候,赵国几乎称霸。后来,碰上了赵王迁做国王,他的母亲是个歌女出身。赵迁做了国君,就听信了郭开的谗言,终于杀了李牧,命颜聚代替他。因此军队被打败,兵士都逃走了。赵王被秦兵擒获,国家也被灭了。现在我私下听说:魏尚做云中太守,他的军中集市的租税,全部拿来犒劳士兵;还拿出他的个人生活津贴,五天宰一回牛,犒劳幕府里的宾客、属下的军官和门下的舍人们。所以匈奴远远地躲着他,不敢接近云中的关塞。敌人曾经入侵过一次,魏尚率领车兵和骑兵痛击他们,斩杀很多。士兵们本来是农家子弟,从泥田里走出来从军,哪里知道官府公文、军队的符印。他们只知整天地努力作战,杀敌人,捉俘虏,向幕府报告战功。只要有一句与实际不符,文官就引用法律条文衡量纠正,奖赏得不到,而官员们根据的法规一定得照办。臣很愚鲁,总觉得陛下的法太严明,奖赏太少,惩罚太重。且说云中太守魏尚,因报告战功多报了六颗首级,陛下就将他下到监狱里,革去了他的封爵,判处他一年的徒刑。由此说来,陛下即使得到了廉颇、李牧,也不能重用他们。我实在是愚蠢,触犯了忌讳,该死,该死!”文帝听他说的有理,很高兴。当天就命令冯唐拿着符节,去赦免魏尚,重让他做云中太守。又拜冯唐做车骑都尉,主管中央和地方的战车部队。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