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多项选择题

下列行为中,不符合我国《产品质量法》的有( )。

A.产品标识标注在产品的包装上或产品上

B.产品标识上只用英文标明了产品名称和厂名、厂址

C.罐头产品上未标明生产日期、安全使用期或者失效日期

D.裸装食品上未附加产品标识

E.在烟花爆竹产品上未有警示标志和中文警示说明

答案

参考答案:B,C,E

解析: 根据《产品质量法》第27条的规定,产品或者其包装上的标识必须真实,并符合下列要求:(一)有产品质量检验合格证明;(二)有中文标明的产品名称、生产厂厂名和厂址;(三)根据产品的特点和使用要求,需要标明产品规格、等级、所含主要成分的名称和含量的,用中文相应予以标明;需要事先让消费者知晓的,应当在外包装上标明,或者预先向消费者提供有关资料;(四)限期使用的产品,应当在显著位置清晰地标明生产日期和安全使用期或者失效日期;(五)使用不当,容易造成产品本身损坏或者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产品,应当有警示标志或者中文警示说明。裸装的食品和其他根据产品的特点难以附加标识的裸装产品,可以不附加产品标识。故选B、C、E。

实验题

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的同学欲探究三聚氰胺(化学式为C3H6N6)的制取原理:

【查阅资料】

(1)目前,化工企业常用尿素合成法制取三聚氰胺。即以尿素[化学式:CO(NH2)2]为反应物,硅胶为催化剂,在380℃至400℃的温度下,沸腾反应、冷凝得到三聚氰胺,同时产生两种无色气体,其中一种气体具有刺激性气味。

(2) NO是无色气体,不溶于水,在空气中能迅速氧化为红棕色NO2气体。

【提出问题】

反应生成的两种气体是什么?

【假设猜想】

根据资料及反应物质判断,生成的两种气体可能是:

①二氧化碳和水蒸气;②二氧化碳和氨气;③二氧化碳和氮气;④二氧化碳和二氧化氮;

提出以上猜想的依据是                     

你认为合理的猜想是(填序号)     ,理由是                           

【设计实验】

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下图所示实验摸拟制取三聚氰胺,并验证猜想。

A装置的作用是使生成的三聚氰胺迅速凝华而与气体分离。

【实验现象和分析】

(1)实验观察到B中棉花变红,则证明生成      ,同时看到D中___________现象,说明还生成了二氧化碳,D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C中稀硫酸的作用是    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

根据资料和实验现象分析可知,用尿素分解制取三聚氰胺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_________。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