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篷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①,与之俱黑。兰槐之根是为芷②,其渐之滫③,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荀子·劝学》)

[注释]:①涅:黑泥。②“兰槐”句:芷本是兰槐的根。兰槐,一种香草。③滫xiǔ,臭水。

小题1:选出下列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3分)

A.不扶而直(扶持)

B.其渐之滫(浸、浸染)

C.庶人不服(佩服)

D.其质非不美也(本质)小题2:请用一句话概括本文段的大意。(2分)

                            ▲                     ▲                    

小题3:翻译划线的句子(11分)

(1)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2分)

                            ▲                     ▲                    

(2)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3分)

                            ▲                     ▲                    

(3)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3分)

                            ▲                     ▲                    

(4)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盈虚者如彼,而卒莫消长也。(3分)

                            ▲                     ▲                    

答案

小题1:C

小题1:只要回答到,在学习或成长、成才过程中,环境起到重要作用的即可得分。

全段翻译:蓬草长在大麻中,不去扶持它也会挺直;雪白的沙子混在黑泥中,就会和黑泥一样黑。兰槐的根就是芷,如果把它浸在臭水中,君子就不再接近它,一般人也不再佩带它。它的本质不是不美,而是所浸泡的臭水使它这样的。所以君子居住时必须选择乡邻,交往时必须接近士人,这是防止自己误入歧途而接近正道的方法。

小题1:翻译(11分)

(1)君子的本性跟一般人没什么不同,(只是君子)善于借助外物罢了。(共2分, “生”“假”各1分)

(2)那人与那个人年龄差不多,道德学问也不相上下。以地位低的人为师,就感到十分羞耻;以地位高的人为师,就近似于奉承巴结。(共3分,“相若”“谀”各1分,句意1分)

(3)所以君子居住时必须选择乡邻,交往时必须接近士人,这是防止自己误入歧途而接近正道的方法。(共3分,“游必就士”“ 近中正”各1分,句意1分)

(4)水像这样不断流去,但它实际上不曾流去;月亮像那样时圆时缺,但它终于没有消损和增长。(共3分,“往”“ 盈虚” 各1分,句意1分)

小题1:本题考查实词含义的把握。C项“服”应为“佩带”。

小题2:本题考查对文章主旨的概括能力。结合全文,抓住关键句“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即可概括出答案。

小题3:本题考查翻译能力。注意关键词翻译准确。如:(1) “生”“假”各1分(2) “相若”“谀”各1分,(3) “游必就士”“ 近中正”各1分

填空题
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