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文章,回答下列小题。

阮孝绪,字士宗,陈留尉氏人也。孝绪七岁,出继从伯胤之。胤之母周氏卒,有遗财百余万,应归孝绪,孝绪一无所纳,尽以归胤之姊琅邪王晏之母,闻者咸叹异之。

幼至孝,性沉静,虽与儿童游戏,恒以穿池筑山为乐。年十三,遍通《五经》。十五,冠而见其父,曰:“愿迹松子于瀛海,追许由于穹谷,庶保促生,以免尘累。”自是屏居一室,非定省未尝出户,家人莫见其面,亲友因呼为“居士”。外兄王晏贵显,屡至其门,孝绪度之必至颠覆,常逃匿不与相见。曾食酱美,问之,云是王家所得,便吐餐覆酱。及晏诛,其亲戚咸为之惧,孝绪曰:“亲而不党,何坐之及?”竟获免

义师围京城,家贫无以爨,僮妾窃邻人樵以继火。孝绪知之,乃不食,更令撤屋而炊。所居以一鹿床①为精舍,竹树环绕。天监初,御史中丞任昉寻其兄履之,欲造而不敢,望而叹曰:“其室虽迩,其人甚远。”为名流所钦尚如此。

后于钟山听讲,母王氏忽有疾,兄弟欲召之。母曰:“孝绪至性冥通,必当自到。”果心惊而返,邻里嗟异之。合药须得生人参,旧传钟山所出,孝绪躬历幽险,累日不值。忽见一鹿前行,孝绪感而随后,至一所遂灭,就视,果获此草。母得服之,遂愈。时皆叹其孝感所致。

建武末,青溪宫东门无故自崩,大风拔东宫门外杨树。或以问孝绪,孝绪曰:“青溪皇家旧宅。齐为木行②,东者木位,今东门自坏,木其衰矣。”

鄱阳忠烈王妃,孝绪之姊。王尝命驾,欲就之游,孝绪凿垣而逃,卒不肯见。诸甥岁时馈遗,一无所纳。人或怪之,答云:“非我始愿,故不受也。”大同二年卒,时年五十八。

(节选自《梁书•卷第五十一•列传第四十五》)

①鹿床:古人坐卧具。②木行:五行属木

小题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冠而其见父 冠:戴帽子

B.欲造而不敢 造:造次

C.以免尘累 累:牵累

D.孝绪度之必至颠覆 颠覆:倾败小题2:下列各组语句中加点的词语,意义用法都相同的一组是(   )

A.云是王家所得 孝绪感而随后,至一所遂灭

B.尽以归胤之姊琅邪王晏之母 僮妾窃邻人樵以继火

C.其亲戚咸为之惧 亲友因呼为“居士”

D.追许由于穹谷 后于钟山听讲小题3:下列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阮孝绪有“隐士”风范的一项是(   )

①幼至孝,性沉静                     ②屏居一室,家人莫见其面

③所居室唯有一鹿床,竹树环绕         ④今东门自坏,木其衰矣

⑤孝绪至性冥通,必当自到             ⑥孝绪凿垣而逃,卒不肯见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④⑤

D.②③⑥小题4: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阮孝绪不是阮胤之的亲生儿子,胤之的母亲周氏死时,有遗产一百多万,但孝绪一点没留,全部给了琅邪王晏的母亲。

B.阮孝绪的表哥琅邪王晏多次去见孝绪,但他都或逃或藏,不与相见,因为他不喜欢与显贵的人来住。

C.阮孝绪为人至孝,母亲有病,他心有所感,不需兄弟召唤,就主动返回,并亲自到山中寻找生人参为母亲治病。

D.阮孝绪不贪财这一性情,主要通过他对待遗产和亲友馈赠两件事的态度上来表现的。小题5:把文言文中划线的句子和课内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5分)

(1)上书戒帝曰:“伏愿上以社稷为重,令皇后无居正殿,干外朝。”(5分)

译文:

(2)及晏诛,亲戚咸为之惧。孝绪曰:“亲而不党,何坐之及?”竟获免。(5分)

译文:

(3)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5分)

译文:

答案

小题1:B

小题1:D

小题1:D

小题1:B

小题1:(1)彦范上书劝诫中宗:“希望皇上以社稷为重,令皇后不要居正殿,在外朝干预朝廷政事。(“戒”“伏”“以……为”“无”“干”各1分)

(2)等到王晏被杀,他的亲戚都因此很害怕。阮孝绪说:“虽然是亲戚但没有结为朋党,怎么会受到牵连而定罪呢?”他最终没有获罪。(“为”“亲而不党”“坐” “竟”、被动句式各1分)

(3)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劲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饮到地下水,这是因为心思专一。(每句1分,共5分)

小题1:B拜访

小题1:D(A 助词,所字结构/名词,处所;B 介词,把/连词,来;C介词,因/动词,作;D均为介词,在;)

小题1:D(①说他孝顺,沉静;④说他有先见;⑤说他的至孝的品格)

小题1:B(阮孝绪之所以少与表哥王晏交往,是因为他“度之必至颠覆”。)

小题1:略

默写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7分)

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

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酒。”则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毫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人,此亡秦之耳。窃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                                             

(节选自《鸿门宴》)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若皆且为所虏属:下属

B.目尽裂眦:眼眶

C.则斗卮酒与:给

D.此亡秦之耳续:后继者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樊哙侧盾以撞吾还也

B.劳苦功高如此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

C.欲诛有功

微夫人力不及此

D.窃大王不取也母宗族,皆戮没

小题3:翻译下列语句。(8分)

⑴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4分)

⑵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4分)

小题4:下列对选文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范增多次向项羽使眼色,并举起所佩带的玉玦向项羽示意,目的是向项羽表明自己的忠心。

B.范增老谋深算,富有远见,认为如果不借此机会杀了刘邦,以后就会成为刘邦的阶下之囚。

C.项伯同项庄一起舞剑,并借机掩护刘邦,项羽对此不加制止,失去了一次杀死刘邦的良机。

D.作者浓墨重彩地描写了“樊哙闯帐”这一情节,表现樊哙勇猛豪壮而粗中有细的性格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