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1953年9月,赫鲁晓夫担任苏 * * 第一书记后,曾说:“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美国和苏联之间持久的友好关系,对巩固和平有重大意义”。他也曾对美国记者坦率地说:“我们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如果我们为和平联合起来,那么就不会有战争。那时,如果有某个疯子想挑起战争,我们只要用手指吓唬他一下,就足以使他平静下来。”

材料二:1959年9月,赫鲁晓夫前往美国访问。最后,在马里兰州的总统疗养地戴维营进行了两天的会谈,会谈公报中说:“苏联部长会议 * * 和(美国)总统一致认为,这些会谈对于澄清双方在一系列问题上的立场都是有益处的。……一切没有解决的国际问题都不应当通过武力的办法来解决,而应当通过武力的办法来解决,而应当通过谈判来解决”。会议产生了“戴维营精神”式的美苏缓和。一般认为,他的美国之行未产生什么实际效果,但他认为这本身就给人以美苏平起平坐,共同主宰世界的印象。

材料三:美国和苏联国民生产总值比较表(单位:亿美元)

   年份

国家

 

1955年

 

1960年

 

1965年

 

1970年

 

1975年

美     国397350356834977815057
苏     联15302280329051608660
材料四:1964年上台的勃列日涅夫执政后,苏联在军事战略方面的指导思想是既准备打核战争,也准备打常规战争;既准备打有限核战争,也准备打局部常规战争;强调“进攻性”和“先发制人”、“突然打击”。

材料五:美国和苏联1968年、1978年在战略核武器和常规武装力量方面比较表

 

国    家

 

年    份

 

洲际导弹

潜艇

发射导弹

  战略

轰炸机

 

核弹头

 

美    国

1968年1054枚656枚545架4300枚
1978年1054枚656枚432架11000枚
 

苏   联

1968年858枚121枚155架1300枚
1978年1400枚1015枚135架4500枚
 

 

国    家

 

年    份

 现役

武装部队

 

坦   克

 

战术飞机

 

水面舰艇

 

美    国

1968年350万人8500辆5100架 360艘
1978年210万人10500辆4500架172艘
 

苏   联

1968年340万人32400辆4000架320艘
1978年440万人50000辆4600架240艘
 

材料六:1985年戈尔巴乔夫上台后,提出了以军备控制为中心的全球缓和战略。这一战略的主要目的是为苏联的“加速发展战略”创造和保持一个宽松的外部环境,为此,提出对外战略的“新思维”,认为在核时代“人类的生存高于一切”,核战争“不会有胜者”。1985、1986、1987年,戈氏与里根三次会晤,并于1987年12月8日在美国白宫的东厅签署了全部销毁两国中程和短程核导弹条约即《中导条约》。它是出现核武器以来的第一个削减核军备的协议。

结合材料回答:

(1)赫鲁晓夫时期与斯大林时期相比,对外战略上有何重大变化?

(2)勃列日涅夫时期与赫鲁晓夫时期相比,对外战略有何变化?根据材料三、五,指出这一变化的原因。

(3)70年代,美国对外战略有何变化?原因有哪些?

(4)80年代中期苏联战略有何重大变化?变化的客观原因何在?

(5)上述材料中苏联对外战略的变化说明了什么?

答案

(1)由揭露美国霸权政策,抵制其扩张行动到争取同美国平起平坐,实现苏美合作,共同主宰世界。

(2)开始推行与美国争霸的积极进攻战略。苏联与美国的经济实力差距缩小,苏联在军事方面取得了一些优势。

(3)由战略进攻转入战略防御。经济增长缓慢,陷入对越南战争泥潭,经济危机的打击。

(4)放弃军事优势,转为裁减军备,由对外扩张转向全面收缩。从阿富汗撤军,同中国实现关系正常化,放松对东欧等地区的控制并最终退出这些地区。美国的强硬政策,星球大战计划和“里根主义”的影响。

(5)一个国家对外战略的制定及其结果取决于这一国家的实力。

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材料并利用通过阅读材料所获取的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的知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本题材料的文字较多,通过阅读先全面完整地了解苏联几届领导人在位时期的对外战略尤其是对美国战略的变化的过程,以及美国的对外的战略特别是对苏联的战略变化。解题时注意仔细对比第一则材料,同时结合教材中美苏争霸的三个阶段及其特征:第一阶段(五十年代中期至六十年代初),赫鲁晓夫上台后改变了斯大林时期的对外政策,提出同美国“平起平坐”、实现“苏美合作”、争夺世界霸权的对外政策,这时的美苏关系既有缓和又有剑拔弩张的时刻,美国处于攻势;第二阶段(六十年代后期至七十年代末),勃列日涅夫上台以后苏联的军事势力大增,推行同美国争夺霸权的积极进攻战略,而美国由于受经济危机的影响经济增长缓慢,又陷入侵越战争的泥潭,不得不在苏美争霸中处于守势;第三阶段(八十年代),里根担任总统以后,对苏联采取强硬态度,提出“战略防御计划”(“星球大战”计划),而戈尔巴乔夫担任苏联最高领导人后放弃争夺军事优势的作法,转为裁减军备,以摆脱力不从心的军备竞赛,对转向全面收缩。在此基础上再对每问进行解决就没有什么难度了。

多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