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改错题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4分)

材料一:1956年底,全国参加初级社的农民占总农户的96.3%,基本上实现了完全的社会主义改造。

材料二:某年,《人民日报》连续发表“小麦亩产12万斤”“皮棉亩产5000斤”“一棵白菜500斤”等文章。

材料三:为适应“XXX(材料二开展的运动)”的需要,毛 * * 等领导人主观地认为农业合作化的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生产的发展。因此,党又发动了另外一个运动。

材料四: 某运动伊始,红卫兵以破“四旧”为名,在全国各地对历代文物古迹进行了大破坏,烧毁了山东孔庙中“万世师表”匾。

材料五:1966—1968年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一览表

年份国民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元)
196632.0932.13180
196729.2229.25159
196826.0526.06138
(1)材料一讲述了我国对农业进行怎样的改造?(1分)还对其它哪两个行业进行改造?(2分)什么时候什么事件标志着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分)

(2)材料二、三分别讲述了什么运动?发生在哪一年?(3分)

(3)材料四是指什么运动?请列举该运动现象两个?(3分)

(4)结合材料五归纳材料四运动带来的危害?(1分)

(5)我们应该从以上材料中吸取哪些教训?(2分)

答案

(1)农业生产合作社,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5分)

(2)大跃进和农村人民公社化运动,1958年(3分)

(3) * * ,大字报,红卫兵,知青上山下乡,批斗会等(3分)

(4)给中国的经济造成极其严重的破坏, ,国民经济发展缓慢,国民收入损失巨大。(1分)

(5)我们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国情出发,我们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等等(2分)

题目分析:(1)本题考查的是我国的三大改造。材料一中的“参加初级社”是指引导农民加入生产合作社,这是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方式。三大改造的对象除了农业外,还有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1956年底,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

(2)本题考查的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材料二的报道是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过程中“浮夸风”的体现。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开始的时间是1958年。

(3)本题考查的是 * * 的相关内容。根据材料四中的“红卫兵”可以判断反映的是 * * 。 * * 中的现象有:大字报,红卫兵,知青上山下乡,批斗会等。

(4)本题考查的是 * * 的危害。材料五的数据表明,1966—1968年国民生产总值和国内生产总值呈逐年下降的趋势,这说明了 * * 给中国的经济造成极其严重的破坏, ,国民经济发展缓慢,国民收入损失巨大。

(5)本题考查的是建国初期党的成功探索与失误给我们的启示。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 * 的失误,这些得失告诉我们,我们要实事求是,一切从国情出发,我们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遵循经济发展规律,等等。

问答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