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多项选择题

下列行为构成盗窃罪的有( )。

A.王某在市场盗窃他人信用卡后,随即用该卡在商场购买了价值6千元的手表

B.李某在商场试衣间试穿大衣是否合适时,趁售货员不注意将价值6千元的大衣穿走

C.张某在商店购买首饰时,趁售货员不注意,将自己准备好的假首饰与商店的真首饰调换

D.郑某潜入他人家中将他人价值2万元的海洛因拿走

答案

参考答案:A,B,C,D

解析: 本题考查盗窃罪的认定。本题选项ABC中,主要涉及的问题是盗窃罪与诈骗罪的区别。诈骗罪与盗窃罪的关键区别在于:财产损失是否是被害人处分财产的结果。在行为人的欺骗之下,财物所有者自己将财物“自愿”交给不法行为人的,属于诈骗。如果是行为人在财物所有者、保管者根本不知情的情况下,违背财物所有者、保管者的意愿,秘密将财物转移到自己的控制下,则是盗窃。在本题ABC三个选项中,虽然行为人非法占有财物的行为中有欺骗的成分,但其非法占有财物的关键手段是窃取,故都应认定为盗窃罪。选项D中,主要涉及的问题是盗窃违禁品的行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规定:“盗窃违禁品,按盗窃罪处理的,不计数额,根据情节轻重量刑。”也即盗窃违禁品或犯罪分子不法占有的财物也构成盗窃罪。所以,本题的正确答案是ABCD。

问答题


三、

花不都是香的

蓝荫鼎

一个假日午后,我带着一家大小上阳明山赏花。天气分外晴朗,赏花的人比山坡上的花还要多。人影在花丛中窜动,有照相的、有吃东西的、有谈天说地的,信步走着,看在眼里真也有趣。
小孙儿在前头蹦跳着开道,太阳照着满山的樱花、杜鹃,人生的确美好。
“爷爷,为什么那个花不香”
不知何时,小孙儿扯住我的衣袖,不停地摇动,他的另一只小手指着一丛红艳的杜鹃。
我愣了一下。
“哪个花哦!这是好看的,不用香。”
“花都应该香嘛!”
他不服气地不满意地噘起了小嘴。
回家之后,孙儿的话缭绕在我的心头,久久不散:花都应该香嘛!究竟这有没有道理我不是也常想“男人都该是彬彬君子,女人都该是贤妻良母”吗我又对不对呢
坐下来,环视满庭花草,静静地想:花和草长了一院子,可是,杜鹃、山茶、桂花、含羞草、太阳花、向日葵、兰花……没有一种是跟别的花草相同的,它们都各有特色。看见梅花便可以嗅到早春的气息;看见榴花便知是五月榴花照眼明;桂花和红叶便可捎来秋意;苍松和腊梅象征了冬寒。
如果我们顺着自然去要求,那么一定可心满意足;可是,若要在夏天赏梅,春天看红叶,谅必大失所望。
人是自然的产物,也和大自然中的其他生物一样各具特色,这个人适合统领三军,那个人精于舞文弄墨,各有天赋,各有使命。
人若能知道植物花草的特长,加以妥善运用,不仅能使斗室生辉,更能美化生命,使之灿烂辉煌。就像春梅开时踏雪寻梅,“采得好花瓶中养,伴我书声琴韵,共度好时光”。
人之用人,也有异曲同工之妙。善用人者,不但能认清别人的特点,更能施以机会发扬光大。这种知人的智慧,也就是古人称颂的知已。所以伯牙绝弦于钟子期,仲尼覆醢于路,都是叹知音的难得。伯乐求千里驹,是相得益彰。
一般人不仅不能知人善任,常站在自我的领域里要求别人。要是孩子的功课不好,就以家长的身份指责教师不行,要求到好学校并找好老师;如果太太三餐下厨口味不合,我要求她照顾我的舌头加油添醋;若是在某些事情上和朋友之间有了歧见,我总是使尽心机,不惜威胁利诱要求别人跟着我走……
一个明是非的人不过分要求。要求一个工人做精湛的音乐演奏或请一位孩童作学术讲演,就像要杜鹃展示兰的气质和芬芳或含羞草表现松柏的劲拔一样不可能。

“人之用人,也有异曲同工之妙”中的“异曲同工”所指的意思是什么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