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福建英湖社再夺高产冠军――花生亩产13421斤”、麻城建国一社出现了天下第一田——早稻亩产36900斤”。(摘自1958年人民日报)
材料二:袁隆平,一个闻名世界的杂交水稻专家。他培育的“籼型杂交水稻”新品种,每亩增产20%至30%,现国内已推广种植12亿亩,每年增产粮食300亿公斤。他被人们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1)材料一的报道反映了当时全国掀起了一场什么运动?这一运动使社会主义建设事业遭到严重挫折,请说说它为什么会使社会主义建设遭到挫折。(4分)
(2)材料一、二对于发展农业的不同做法,给我国发展国民经济带来什么启示?(4分)
(1)大跃进(2分);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2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给我们经济发展造成巨大损失(2分)。
(2)尊重经济发展客观规律(2分);依靠科技,科技兴农(2分)。等
题目分析:(1)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应用能力,难度较大。1958年人民日报发表的内容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过程中经历的失误大跃进运动。其原因主要是违背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造成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给我们经济发展造成巨大损失的严重后果。
(2)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应用能力,难度较大。发展农业的正确做法必须尊重经济发展客观规律,任何违背经济发展客观规律的行为必然失败,比如大跃进运动等。推动农业的发展必须尊重科学,努力发展科技教育、文化事业,所以学生只要言之有理即可得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