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一条规定:根据宪法和我国实际情况,总结民事活动的实践经验,制定本法。
材料二:我国现行宪法公布后,我国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等法律也作了相应的修改。
材料三:我国宪法的制定,需由国家成立专门委员会起草。宪法的修改,由全国人大常委会或五分之一以上的全国人大代表提议,并由全国人大代表以全体代表的三分之二以上的多数通过;其他法律的制定。修改只需一般程序,由半数以上代表通过。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1)材料一、二分别说明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材料一、二共同反映了宪法怎样的法律地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材料三说明了什么?其目的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青少年应如何对待宪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材料一说明: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普通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是宪法的具体化。材料二说明: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其他法律的内容和精神都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规定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
(2)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3)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普通法律更为严格。其目的是保障宪法的权威性和稳定性,使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健康发展。
(4)学习宪法,遵守宪法,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尊严,以宪法作为根本活动准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