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填空题

写出下列化学反应方程式,并按要求归类:

(1)加热高锰酸钾制氧气______;

(2)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______;

(3)铁丝在纯氧中燃烧______;

(4)双氧水和二氧化锰制氧气______;

(5)碳酸受热______.

以上反应中属于分解反应的是:______,属于化合反应的是:______.(填编号)

答案

(1)高锰酸钾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KMnO4

  △  
.
 
K2MnO4+MnO2+O2↑.

该反应由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三种物质,符合分解反应的概念,属于分解反应.

(2)碳酸钙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钙、水和二氧化碳.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该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形成两种新的化合物,符合复分解反应的概念,属于复分解反应.

(3)铁与氧气在点燃条件下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Fe+2O2

 点燃 
.
 
Fe3O4

该反应由两种物质反应生成一种物质,符合化合反应的概念,属于化合反应.

(4)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反应生成水和氧气.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MnO2 
.
 
2H2O+O2↑.

该反应由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三种物质,符合分解反应的概念,属于分解反应.

(5)碳酸在加热条件下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

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2CO3

  △  
.
 
H2O+CO2↑.

该反应由一种物质反应生成三种物质,符合分解反应的概念,属于分解反应.

故答案为:

(1)2KMnO4

  △  
.
 
K2MnO4+MnO2+O2↑;

(2)CaCO3+2HCl=CaCl2+H2O+CO2↑;

(3)3Fe+2O2

 点燃 
.
 
Fe3O4

(4)2H2O2

 MnO2 
.
 
2H2O+O2↑;

(5)H2CO3

  △  
.
 
H2O+CO2↑;

(1)(4)(5);(3).

问答题

在考生文件夹下,打开文档WORD1.DOC,按照要求完成下列操作并以该文件名(WORD1.DOC) 保存文档。
[文档开始]
新型硬盘借口——串行ATA及UltraATA133
随着硬盘容量和速度的飞速增加,硬盘借口也经历了很多次革命性的改变,从最早的PIO模式到今天的串行ATA及UltraATA133,传输速率已经翻了几十倍。
随着硬盘内部传输率逐渐上升,外部借口也必须提高传输速率才不至于成为数据传输时的瓶颈,在这种环境下,串行ATA及UltraATA133规范诞生了。
串行ATA规范是计算机行业工作组(Computer Industry’s Working Group)制定的,它采用与并行ATA借口相同的传输协议,但硬件借口则不同,串行ATA借口的电压更低,而且数据线也更少。
UltraATA133是Maxtor公司提出的,是UltraATAl00的后续规范,但它并没有得到ATA官方组织T13的正式认可,所以严格说来,UltraATA133应该算是企业规范而非行业规范,或许直接叫它“Fast Dirves”更为妥当。
由于串行ATA并不能向下兼容并行ATA设备,所以从并行ATA全面过渡到串行ATA要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在这期间,硬盘的发展速度不可能因此而停下来。而UltraATA133作为这一过渡期的折中解决方案,很可能成为最后一种并行ATA借口规范。
                               

UltraATA借口规格一览表

UltraATA借口UDMA模式时钟频率数据传输率数据连线
UltraATA33mode08.33MHz(120ns)16.66MB/s40针40线
mode16.67MHz(150ns) 26.66MB/s40针40线
mode28.33MHz(120ns)33.33MB/s40针40线
UltraATA66mode311.11MHz(90ns)44.44MB/s40针80线
mode416.67MHz(60ns)66.66MB/s40针80线
UltraATAl00mode525MHz(400ns)100MB/s40针80线
UltraATA133mode633.33MHz(30ns)133.3MB/s40针80线
[文档结束]
(1)将文中所有错词“借口”替换为“接口”。
(2)将标题段文字(“新型硬盘接口——串行ATA及UltraATA133”)设置为16磅蓝色宋体(西文使用中文字体)、倾斜、居中,并添加红色阴影边框。
(3)将正文各段文字(“随着硬盘容量……接口规范。”)中的中文文字设置为10.5磅宋体、英文文字设置为10.5磅Arial字体;各段落首行缩进2字符。
(4)将文中后8行文字转换成一个8行5列的表格;分别将表格中第1列的第2至第4行单元格和第5至第6行单元格合并。
(5)设置表格列宽为2.6厘米、表格居中;设置表格中所有文字中部居中;为表格添加“灰色-20%”底纹。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