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对于下图,甲说,这是一只鸟;乙说,这是一只兔。这表明,人的认识结果是由认识主体决定的。

 

答案

参考答案:

(1)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是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 (2)上述认识差异表明,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是主体获取、加工、处理客体信息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主体自身的价值取向、思维方式和知识背景等因素影响着主体对客体信息的选择和重构,从而造成不同的认识结果。 (3)但是,不同主体认识结果的差异有其客观的根源,归根到底依然是客观事物的反映。因此,人的认识结果受主体的影响,但不是由主体决定的。 [命题出处] 《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第四章: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反映与信息、选择、重构的关系。 [思路剖析] 解答本题,首先,要回答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主体认识过程中具有能动性。主体反映客体的过程,是主体能动地获取、选择、加工、处理事物客体信息的过程。在此过程中,主体自身的所处地位、需要和价值取向、知识背景以及思维方式等因素必然影响和制约着主体的认识过程,从而形成不同的认识结果,这就是认识过程中的主体差异性。 其次,主体的认识归根到底,是主观对客观的反映,不同主体认识结果的差异有其客观根源。马克思主义认识论是唯物主义的反映论,认识的内容是客观的,无论不同主体认识的差异性有多大,都是客观存在的反映。以图为例,之所以有人视为鸟,有人视为兔,是因为图本身在客观上就具有鸟兔二重性的特征。 最后,指出人的认识及其结果受到主体的影响,人的认识结果既反映客观信息,又反映主体自身状况,但不是由主体单方面决定的,而是主体与客体相互作用的过程和结果 [必背考点] 认识是在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反映与信息、选择、重构的关系。 [应试对策] 要正确理解认识过程中主体的差异性、能动性。避免犯两种错误:一种是因为要强调认识的能动性,而停留在说明“人的认识结果是由认识主体决定的”层面;另一种是过于强调认识是对客观事物的反映,而完全否认认识主体对认识结果的影响。

选择题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