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材料分析题

材料一:2011年10月29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闭幕。会议经表决,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兵役法的决定、关于修改居民身份证法的决定。国家 * * 胡 * * 分别签署第50号、51号 * * 令,公布上述法律。

材料二:12月4日,是我国现行宪法颁布的日子。泰州市围绕宣传活动的主题举行了形式多样的集中宣传活动。泰州市委书记张雷指出,法制宣传教育承担着普及法律知识,弘扬、培育法制精神,引导法制行为的重要职责,对进一步提高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推进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结合上述材料,探究下列问题:

【小试牛刀】

(1)全国人大常委会修改兵役法、居民身份证的法律依据是什么?为什么以它为依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思我悟】

(2)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积极参与】

(3)为了宣传宪法,学校决定开展一系列的活动,请你出谋划策:策划一种宣传形式并设计一条宣传标语。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我思我行】

(4)在宪法实施过程中,作为青少年学生应该怎么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宪法。理由:①因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②宪法是制定普通法律的依据和基础,普通法律不得与宪法相抵触,否则无效。

(2)①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问题;②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③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最为严格。

(3)宣传形式:法律知识讲座、法律知识竞赛、法律图片资料展示、黑板报评比、主题班会活动等;宣传标语:“树立宪法意识,维护宪法权威”、“弘扬宪法精神,增强法制观念”等。

(4)①青少年要进一步增强宪法观念,自觉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尊严;②热情宣传宪法;③积极行驶公民的监督权利,积极关心国家管理事务,通过合法渠道反映社情民意,提出我们对社会管理的建议;④同违反宪法的行为作斗争等。

解答题
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