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19分)

示季子懋修书     

汝幼而颖异,初学作文,便知门路,吾尝以汝为千里驹,即相知诸公见者,亦皆动色相贺曰:“公之诸郎,此最先鸣者也。”乃自癸酉科举之后,忽染一种狂气,不量力而慕古,好矜己而自足。顿失邯郸之步,遂至匍匐而归。

丙子之春,吾本不欲汝求试,乃汝诸兄咸来劝我,谓不宜挫汝锐气,不得已黾勉从之,竟致颠蹶。艺本不佳,于人何尤?然吾窃自幸曰:“天其或者欲厚积而钜发之也。”又意汝必惩再败之耻,而俯首以就矩矱①也。岂知一年之中,愈作愈退,愈激愈颓。以汝为质不敏耶?固未有少而了了,长乃懵懵者。以汝行不力耶?固闻汝终日闭门,手不释卷。乃其所造尔尔,是必志骛于高远,而力疲于兼涉,所谓之楚而北行也!欲图进取,岂不难哉!

夫欲求古匠之芳躅②,又合当世之轨辙,惟有绝世之才者能之,明兴以来,亦不多见。吾昔童稚登科,冒窃盛名,妄谓屈宋班马,了不异人,区区一第,唾手可得,乃弃其本业,而驰骛古典。比及三年,新功未完,旧业已芜。今追忆当时所为,适足以发笑而自点耳。甲辰下第,然后揣己量力,复寻前辙,昼作夜思,殚精毕力,幸而艺成。然亦仅得一第止耳,犹未能掉鞅文场,夺标艺苑也。今汝之才,未能胜余,乃不俯寻吾之所得,而蹈吾之所失,岂不谬哉!

吾家以诗书发迹,平生苦志励行,所以贻则于后人者,自谓不敢后于古之世家名德。固望汝等继志绳武,益加光大,与伊巫之俦,并垂史册耳!岂欲但窃一第,以大吾宗哉!吾诚爱汝之深,望汝之切,不意汝妄自菲薄,而甘为辕下驹也。

今汝既欲我置汝不问,吾自是亦不敢厚责于汝矣!但汝宜加深思,毋甘自弃。假令才质驽下,分不可强;乃才可为而不为,谁之咎与!己则乖谬,而使诿之命耶,惑之甚矣!且如写字一节,吾呶呶谆谆者几年矣,而潦倒差讹,略不少变,斯亦命为之耶?区区小艺,岂磨以岁月乃能工耶?吾言止此矣,汝其思之!

(选自《张文忠公全集》)

【注】①矩矱(huò):规则法度  ②芳躅(zhuó)前贤的足迹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好己而自足矜:夸耀

B.所以贻于后人者则:家规

C.平生志励行苦:为……所苦

D.适足以发笑而自耳点:污辱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3分)

A.所谓楚而北行也欲人无惑也难矣

B.长懵懵者度我至军中,公

C.吾家诗书发迹日削月割,趋于亡

D.天或者欲厚积而钜发之也愚人之所以为愚,皆出于此乎小题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本文是张居正写给他季子的一封书信,帮助儿子总结科举考试失利的原因。

B.张居正认为儿子自幼就自大自狂,慕古不成便自暴自弃,及时劝勉能成大器。

C.张居正认为儿子科考失利,与儿子好高骛远、贪多务得、用力不专有关系。

D.张居正以自己走过来的经验教训教育儿子,鼓励儿子努力改正自己学习上的缺点。小题4: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又意汝必惩再败之耻,而俯首以就矩矱也(4分)

(2)吾诚爱汝之深,望汝之切,不意汝妄自菲薄,而甘为辕下驹也。(3分)

(3)乃才可为而不为,谁之咎与!(3分)

答案

小题1:C

小题1:D

小题1:B

小题1:①又料想你会以第二次失败的耻辱为鉴戒,低下头来接受规矩。

②我的确爱你深厚,期望你殷切,没想到你过于自卑,甘愿做车辕下的小马。

③可是你有能力可以去做却不去做,这又能责怪谁呢?

小题1:苦:磨炼

小题1:A项中前一个是“到”的意思,后一个是取消句子独立性。B项中前一个是“却”的意思,后一个是“才”的意思。C项中前一个是“凭借”的意思,后一个表结果。D项中两个“其”均是“大概”的意思。

小题1:B选项中的“自幼就自狂自大”错,要注意理解“乃自癸酉科举之后,忽染一种狂气,不量力而慕古,好矜己而自足”。

小题1:①意:料想;再:第二次;惩:以为鉴戒;就,接受、遵守②诚:确实,的确;妄自菲薄:过于自卑或过分地看轻自己。辕下驹:车辕下的小马,译“平庸的人”也可③而:却;咎:责怪、责备、归罪;宾语前置句式。

文言文译文参考:

你小时侯就聪慧异常,刚开始学写文章,便知道写文章的门路。我曾经认为你是千里马,就是和我相熟的朋友看到你,也端正脸色祝贺我说:“您的几个儿子当中,他应该是最先取得成功(出名)的。”然而自从癸酉年你科举中第,你忽然染上了一种狂傲之气,自不量力地想着仿效古人,喜欢夸耀自己而自我满足,一下子因邯郸学步而失去了自己的本事,最终只得爬着回家。

丙子年春天,我本不想让你去应试,而是你的几个兄长都来劝我,说不应该挫了你的锐气,我不得已勉强答应了他们,结果你遭受挫败。你的学问本来就不精湛,对他人你又埋怨些什么呢?可是我私下庆幸地对自己说:“老天大概是要让他丰厚地蓄积然后竭力爆发吧。”又想到你会牢记第二次失败的耻辱,肯低下头来遵守规矩。哪里想到一年里,你越写越退步,越激励你你越颓废.是你的才质不聪敏吗?本来就没有小时候聪慧了得,长大后却懵懵懂懂的人啊;是你不够努力吗?我本来就听说你终日闭门读书,手不释卷,——可竟然才学造诣平常,这样说来一定是你好高骛远,而被涉猎太广弄得才力疲倦,这就是要到楚国却向北而行啊!想用这个来图谋进步,这不是很困难吗?

想追寻前人的足迹,又合乎当世的准则,哪只有才华超卓的人才能做到,然而自从明朝建立以来,这种人都不多见。我早年年纪小小地就登科,冒险窃取了巨大的名声,便胡乱品评屈原、宋玉、班固、司马迁这些人,自以为了得而异于常人,小小的一场科举及第,轻松就能得到。于是放弃原来的学业,而尽情在古人的典籍中驰骋翱翔。等到过了三年,学习古典还没有取得成功,原来的学业已经荒废了。现在回想当年的行为,恰好是引人耻笑而自取污辱。甲辰年我科举落第,于是揣测估摸自己的能力,再回到以前放弃的学业上,不分白天黑夜地写作思考,用尽自己的精神和力量,侥幸学业上有所成就,然而也只是科举中第罢了,还是没有能够在文坛上、艺苑中夺得头筹。而今你的才能,还没有超过我,可是你却不放低姿态沿袭我的路径,而要重蹈我的覆辙,这不是很荒谬吗?

我们家靠读书发家,我一生苦其心志,努力实践,要留给你们后人的原则,自认为不敢落后于古代世家的高尚道德。本来就希望你们能继承我的志愿,将这种精神道德发扬光大,以便能同伊尹,巫咸这些人一起,彪炳史册。哪里只是想让你们科举及第来光大我们宗族呢?我确实爱你那样深,对你的希望那样殷切,没想到你妄自菲薄,甘愿做没见过世面,气量不大的人!

现在你既然希望我对你不闻不问,我自然也是不会严厉指责你了,但是你也要深入地思考,不要甘心自暴自弃。如果你是才质驽钝,那是天命无法勉强。可是你有能力可以去做好却不去做好,那么这又应该责备谁呢?自己性情怪僻,却归咎到命运,这也太糊涂了!譬如说写字这一点,我唠唠叨叨谆谆教导你几年了,可你还是这样潦草,没有一点改变,难道这也是命运造成的吗?写字是区区小事,难道是任随时间流逝(个人却不努力)就能做好的吗?我的话就说到这,你好好想想吧!

综合
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