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李牧者,赵之北边良将也,常居代雁门,备匈奴。以便宜置吏,市租皆输入莫府,为士卒费。日击数牛飨士,习射骑,谨烽火,多间谍,厚遇战士。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匈奴每入,烽火谨,辄入收保,不敢战。如是数年,亦不亡失。然匈奴以李牧为怯,虽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赵王让李牧,李牧如故。赵王怒,召之,使他人代将。

岁余,匈奴每来,出战。出战,战不利,失亡多,边不得田畜。复请李牧,牧杜门不出,固称疾。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王许之。

李牧至,如故约。匈奴数年无所得,终以为怯。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皆愿一战。于是乃具选车得千三百乘,选骑得万三千匹,百金之士五万人,彀者十万人,悉勒习战。大纵畜牧,人民满野。匈奴小入,佯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单于闻之,大率众来入。李牧多为奇阵,张左右翼击之,大破杀匈奴十余万骑。灭襜褴,破东胡,降林胡,单于奔走。其后十余岁,匈奴不敢近赵边城。

赵王迁七年,秦使王翦攻赵,赵使李牧、司马尚御之。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反间,言李牧、司马尚欲反。赵王乃使赵葱及齐将颜聚代李牧。李牧不受命,赵使人微捕得李牧,斩之,废司马尚。后三月,王翦因急击赵,大破杀赵葱。虏赵王迁及齐将颜聚,遂灭赵。

(选自《史记》,有删节)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划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常居代雁门,匈奴      备:防御

B.赵王李牧让:责备

C.王用臣必:如果

D.悉习战勒:统率、组织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划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3分)

A.①赵边兵亦以为吾将怯

我之死,有子存焉

B.①牧杜门不出,称疾

②秦孝公据崤函之

C.①李牧多奇阵

②若属皆且所虏

D.①赵王使赵葱及齐将颜聚代李牧②当立者公子扶苏

小题3:以下句子分别编为四组,全部表现李牧用兵蓄势待发的一组是(  ) (3分)

①常居代雁门,备匈奴 ②日击数牛飨士,习射骑 ③谨烽火,多间谍 ④为约曰:“匈奴即入盗,急入收保,有敢捕虏者斩。”  ⑤边士日得赏赐而不用 ⑥佯北不胜,以数千人委之

A.①③④

B.②④⑤

C.①⑤⑥

D.②③⑥小题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每题5分)

(1)赵王乃复强起使将兵,牧曰:“王必用臣,臣如前,乃敢奉令。”

(2)秦多与赵王宠臣郭开金,为反间,言李牧、司马尚欲反。

答案

小题1:C

小题1:A

小题1:B

小题1:(1)赵王就又强迫他出任边将,派他去统率军队,李牧说:“大王一定要任用我,要让我像以前那样做,我才敢接受命令。”

(2)秦国用大笔金钱贿赂赵王的宠臣郭开,施行反间计,说李牧、司马尚想要谋反。

小题1:必:一定要。

小题1:A项,都是“即使”的意思。B项,①“坚持”;②“险要的地势”。C项,①“布置、摆设”;②表被动。D项,①“于是”;②“是”。

小题1:①说的是李牧的工作。③说的是李牧的警惕性很高。⑥说的是李牧诱敌深入的计谋。

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考点,能力层次为D,侧重“鉴赏评价”能力的考核。

单项选择题
填空题 案例分析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