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改错题

世界大国在国际关系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其对外政策和相互较量,直接影响着世界的和平与发展。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19世纪末20世纪初,围绕巴尔干问题的争端,在欧洲形成了两大军事集团,正是那两个军事集团之问的争斗酿成了世界大战。   ——北师大版<历史>九年级上册

(1)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形成了哪两大军事集团?(2分)点燃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火药桶”是什么?(1分)

材料二 第五条各缔约国同意对于欧洲或北美之一或数个缔约国之武装进攻。应视为对缔约国全体之进攻。                                ——《北大西洋公约》

材料三 如果在欧洲发生了任何国家或国家集团对一个或几个缔约国的武装进攻,每一缔约国应根据联合国 * * 第五十一条行使单独或集体自卫的权力,……包括使用武装部队,立即对遭受这种进攻的某一个国家或几个国家给予援助。  ——《友好互助合作条约》(《华沙条约=》)

(2)材料二是战后美国哪一外交政策的表现?(2分)该政策开始实施的标志是什么?(1分)根据材料二、三及所学知识,说出此后形成了怎样的世界政治格局?(2分)

材料四   2012年是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40周年。40年前中美两国领导人的历史性握手,标志着“一个时代结束了,另一个时代开始了”。

(3)“另一个时代开始了”标志着中美关系出现了怎样的变化?(2分)当今影响中美关系的核心问题是什么?(1分)

(4)你认为当今国与国之间应怎样处理相互间的关系?(2分)

答案

(1)三国同盟、三国协约(或同盟国、协约国);(2分)萨拉热窝事件。(1分)   

(2)冷战政策;(2分)杜鲁门主义;(1分)两极对峙格局(或两极格局、雅尔塔体系)。(2分)

(3)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或由对抗走向缓和);(2分)台湾问题。(1分)

(4)彼此尊重;和平共处;交流与合作;互利互惠等要素。(只要言之有理,答出—个要点即可得2分)(2分)

(1)注意题目关键信息:19世纪末20世纪初,围绕巴尔干问题的争端。

三国同盟的缔结标志着欧洲列强两大对峙军事集团的一方初告形成。

三国协约是英、法和俄三国在1907年签订的互相谅解和互相支持的协议。

萨拉热窝事件是在1914年巴尔干半岛的波斯尼亚发生,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2)由材料三的出自可知道是冷战的表现,冷战开始实施的标志是杜鲁门主义,也是两极格局形成的标志,主要考查学生识记能力,难度低。

(3)2012-40=1972年,1972年正是尼克松访华的时间,中美关系走向正常化,问题时台湾问题,难度不大。

(4)开放型题目,言之有理即可,也可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选取答案。

问答题

甲省A县大力公司与乙省B县铁成公司,在丙省C县签订煤炭买卖合同,由大力公司向铁成公司出售3,000吨煤炭,交货地点为C县。双方约定,因合同所生纠纷,由A县法院或C县法院管辖。

合同履行中,为便于装船运输,铁成公司电话告知大力公司交货地点改为丁省D县,大力公司同意。大力公司经海运向铁成公司发运2,000吨煤炭,存放于铁成公司在D县码头的货场。大力公司依约要求铁成公司支付已发煤款遭拒,遂决定暂停发运剩余1,000吨煤炭。

在与铁成公司协商无果情况下,大力公司向D县法院提起诉讼,要求铁成公司支付货款并请求解除合同。审理中,铁成公司辩称并未收到2,000吨煤炭,要求驳回原告诉讼请求。大力公司向法院提交了铁成公司员工季某(季某是铁成公司业务代表)向大力公司出具的收货确认书,但该确认书是季某以长远公司业务代表名义出具的。经查,长远公司并不存在,季某承认长远公司为其杜撰。据此,一审法院追加季某为被告。经审理,一审法院判决铁成公司向大力公司支付货款,季某对此承担连带责任。

铁成公司不服一审判决提起上诉,要求撤销一审判决中关于责令自己向大力公司支付货款的内容,大力公司、季某均未上诉。经审理,二审法院判决撤销一审判决,驳回原告要求被告支付货款并解除合同的诉讼请求。

二审判决送达后第10天,大力公司负责该业务的黎某在其手机中偶然发现,自己存有与季某关于2,000吨煤炭验收、付款及剩余煤炭发运等事宜的谈话录音,明确记录了季某代表铁成公司负责此项煤炭买卖的有关情况,大力公司遂向法院申请再审,坚持要求铁成公司支付货款并解除合同的请求。

一审法院在审理中存在什么错误?为什么?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