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共 11分,选择题每小题2分)

甲文: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扬孙戍之,乃还。

(选自《烛之武退秦师》)

乙文:

晋焚楚军,火数日不息,文公叹。左右曰:“胜楚而君犹忧,何?”文公曰:“吾闻能战胜安者唯圣人,是以惧。且子玉犹在,庸可喜乎!”子玉之败而归,楚成王怒其不用其言,贪与晋战,让责子玉,子玉自杀。晋文公曰:“我击其外,楚诛其内,内外相应。”于是乃喜。

……

七年,晋文公、秦穆公共围郑,以其无礼于文公亡过时,及城濮时郑助楚也。围郑,欲得叔瞻。叔瞻闻之,自杀。郑持叔瞻告晋。晋曰:‘必得郑君而甘心焉。’郑恐,乃间令使谓秦穆公曰:‘亡郑厚晋,于晋得矣,而秦未为利。君何不解郑,得为东道交?’秦伯说,罢兵。晋亦罢兵。

(选自《史记·晋世家》)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焉用亡郑以邻陪:增加

B.责子玉,子玉自杀让:谦让

C.且子玉犹在,可喜乎庸:怎么

D.乃令使谓秦穆公曰间:暗中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①其无礼于文公亡过时② 大中臣抚吴者为魏之私人

B.①将取之②必得郑君而甘心

C.①子玉败而归,②行李往来

D.①夜缒出②胜楚君犹忧小题3:下列跟例句活用情况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

A.买五人之头而

B.择而从之

C.常以身蔽沛公,庄不得击

D.毕礼而归之小题4:把文言文阅读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5分)

①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3分)

②君何不解郑,得为东道交?(2分)

答案

小题1:B

小题1:C

小题1:B

小题1:①晋国,哪里有满足的时候?在东边让郑国成为晋国的边境以后,又要扩张它西

边的疆界。②您为什么不放弃郑国,与郑结为友好?

小题1:让:责备。

小题1:C助词,取消句子独立性用。 A.① 介词:因为; ② 介词:凭……身份。B.①

代词,哪里;  ② 句末语气助词。D.① 连词,表修饰 ② 连词,表转折:但。

小题1:B形容词活用为名词A 名词活用为动词C 名词活用为状语D使动用法

小题1:①关键词:厌 封  肆②关键词:解 东道交

晋国焚烧了楚军阵地,熊熊大火几天不熄灭,文公叹息。左右大臣们说:“战胜了楚国,您还发愁,为什么?”文公说:“我听说打了胜仗而能心情安定的,只有圣人,我因此恐惧。况且子玉还在,怎么可以高兴呢?”子玉大败而回,楚成王怨他不听自己的话,只顾与晋交战,于是责备子玉,子玉自杀身亡。晋文公说:“我在外部打击楚,楚在内部诛杀大将,内外呼应。”于是文公才面露喜色。

……

七年(前630),晋文公、秦缪公共同包围郑国,原因是在文公逃亡路过郑国时郑国对文公不礼貌,以及在城濮之战中郑国援助了楚国。晋国包围郑国,想得到叔瞻。叔瞻听说后自杀了。郑国人带叔瞻尸体告诉晋君。晋君却说:“一定得到郑君才甘心。”郑国害怕了,就暗中派使者对秦缪公说:“灭亡了郑国,增强了晋国,晋有所收获,秦国却得不到什么好处。您为什么不放弃郑国,与郑结为友好?”秦伯同意了,撤走了军队,晋国也随后撤了军。

填空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