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域网覆盖的地理范围从几十公里到几千公里,它的通信子网主要使用()(1)技术。随着微型计算机的广泛应用,大量的微型计算机是通过局域网连入广域网的,而局域网与广域网的互联一般是通过()(2)设备实现的。
空白(2)处应选择()
A.Ethernet交换机
B.路由器
C.网桥
D.电话交换机
参考答案:B
解析:电路交换技术的基本特点是采用面向连接的方式,在双方进行通信之前,需要为通信双方分配一条具有固定带宽的通信电路,通信双方在通信过程中将一直占用所分配的资源,直到通信结束,并且在电路的建立和释放过程中都需要利用相关的信令协议。这种方式的优点是在通信过程中可以保证为用户提供足够的带宽,并且实时性强,时延小,交换设备成本较低,但同时带来的缺点是网络的带宽利用率不高,一旦电路被建立,不管通信双方是否处于通话状态,分配的电路都一直被占用。公众电话网和移动网(包括GSM和CDMA)采用的都是电路交换技术。分组交换技术是针对数据通信业务的特点而提出的一种交换方式,它的基本特点是面向无连接而采用存储转发的方式,将需要传送的数据按照一定的长度分割成许多小段数据,并在数据之前增加相应的用于对数据进行选路和校验等功能的头部字段,作为数据传送的基本单元即分组。分组交换比电路交换的电路利用率高,但时延较大。广域网WAN的通信子网主要使用分组交换技术将分布在不同地区的局域网或计算机系统互连起来,达到资源共享的目的。报文交换技术与分组交换技术相类似,也是采用存储转发机制,但报文交换是以报文作为传送单元,由于报文长度差异很大,长报文可能导致很大的迟延,并且对每个节点来说缓冲区的分配也比较困难,为了满足各种长度报文的需要并且达到高效的目的,节点需要分配不同大小的缓冲区,否则就可能造成数据传送的失败。在实际应用中,报文交换主要用于传输报文较短、实时性要求较低的通信业务,如公用电报网。路由器工作在OSI模型中的第三层,即网络层。路由器利用网络层定义的"逻辑"上的网络地址(即IP地址)来区别不同的网络,实现网络的互连和隔离,保持各个网络的独立性。路由器不转发广播消息,而把广播消息限制在各自的网络内部。发送到其他网络的数据应先被送到路由器,再由路由器转发出去。目前TCP/IP网络,全部是通过路由器互连起来的,因特网就是成千上万个IP子网通过路由器互连起来的国际性网络。这种网络称为以路由器为基础的网络(routerbasednetwork),形成了以路由器为节点的"网间网"。在"网间网"中,路由器不仅负责对IP分组的转发,还要负责与别的路由器进行联络,共同确定"网间网"的路由选择和维护路由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