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两段文字,完成小题。(5分)

子曰:“天下有道,则礼乐征伐自天子出;天下无道,则礼乐征伐自诸侯出。自诸侯出,盖十世希不失矣;自大夫出,五世希不失矣;陪臣执国命,三世希不失矣。天下有道,则政不在大夫。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                                 (《论语》)

是以圣人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万物作焉而不辞,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老子》第二章)

小题1:从上面两段文字中,可以看出孔子和老子什么样的治国之道。(2分)

孔子:              老子               

小题2:孔子认为“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你认为“庶人不议”是指“庶人不敢议”还是“庶人无可议”。请作比较评析。(3分)

答案

小题1:孔子:以礼(德)治国。老子:无为而治。

小题1:应是庶人无可议。因为天下有道,天下太平, * * 稳定,百姓相安无事,无所指摘。所以庶人没有什么可以议论的,当然,就是“议”也是提出一些合理化的建议,使社会更加美好。如果是“庶人不敢议”,这样的社会实行的是暴政,百姓敢怒而不敢言,正如孔子所说“天下无道”。

小题1:结合文段可知孔子:以礼(德)治国,老子:无为而治。

小题1:此题为评析题,有两种观点,孔子认为“天下有道,则庶人不议”,而你认为“庶人不议”是指“庶人不敢议”还是“庶人无可议”,进行评析即可。

多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