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22分)20世纪上半期,出现了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社会带来了深刻而又广泛的影响。学术界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请你对下述问题发表自己的见解。

材料一:结束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凡尔赛和约》包括一项条款,这项条款明确指出这场战争是“由德国及其盟国的侵略”引起的。这一“战争罪行”的条款不仅仅具有学术价值,因为它还被协约国用来证明它们向战败的同盟国提出支付赔款的要求是有道理的。结果,它激起了一场热烈、持久的争论;这场争论不仅导致了数以千计的文章和著作发表,还导致了一批批、总计达6万多份文件的出版;所有这些都促成双方继续争论谁应对战争负责。

——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二:20世纪30年代,由于存在对斯大林的个人崇拜,民主和法制不健全且遭随意破坏,许多人无辜遭到迫害……军队的损失十分惊人。第一批被授予红军元帅军衔的5人中有3名被处死,15名集团军司令中13人被杀。总共有4万多名高、中级军官遭迫害。 ……这场历时多年的大清洗给苏联社会主义事业和国际 * * 主义运动造成难以估量的损害。斯大林后来不得不承认:“在进行清洗时犯过严重的错误。”

——吴于廑主编《世界史》

(1)根据材料一并运用所学知识,从背景、性质的角度分析“第一次世界大战是‘由德国及其盟国的侵略’引起的”说法是否得当,并请指出当初某些人宣扬这一说法学术以外的目的。(10分)

(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用一句话概括“斯大林模式”,并分析其对苏德战争的影响。 (12分)

答案

(1)这种说法并不得当,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同盟国集团和协约国集团共同促成的。(2分)从战争爆发的背景看:①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完成工业革命以后,争夺殖民地和势力范围的斗争变得空前激烈。(2分)②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纷繁复杂,随着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第一次世界大战不可避免。(2分)从战争的性质来看,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性质的战争,对交战双方来说都是非正义的。(2分)学术以外的目的是:战胜的协约国集团用来作为向战败的同盟国集团索取赔款的理由。(2分)

(2)“斯大林模式”是指苏联在斯大林执政时期形成的高度集中的社会主义政治经济体制。(3分)在高度集权的政治体制下,产生了个人崇拜,出现大清洗这样的严重错误,使苏德战争爆发时缺乏有能力的指挥员,战争初期遭受了惨重损失。(3分)但是,在二战爆发前,苏联在斯大林模式下成为了世界工业强国,为苏德战争的最后胜利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4分)而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举国一致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2分)

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