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以下文段,回答问题。(7分)

庄暴见孟子,曰:“暴见于王,王语暴以好乐,暴未有以对也。”曰:“好乐何如?”

孟子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国其庶几乎。”

他日,见于王,曰:“王尝语庄子以好乐,有诸?”

王变乎色曰:“寡人非能好先王之乐也,直好世俗之乐耳。”

曰:“王之好乐甚,则齐庶几乎。今之乐由古之乐也。”

曰:“可得闻与?”

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曰:“不若与人。”

曰:“与少乐乐,与众乐乐,孰乐?”

曰:“不若与众。”

“臣请为王言乐。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疾首蹙頞而相告曰:‘吾王之好田猎,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父子不相见,兄弟妻子离散!’此无他,不与民同乐也。今王鼓乐于此,百姓闻王钟鼓之声,管龠之音,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鼓乐也?’今王田猎于此,百姓闻王车马之音,见羽旄之美,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吾王庶几无疾病与,何以能田猎也?’此无他,与民同乐也。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小题1:解释划线字(2分)

好世俗之乐耳(    )

疾首蹙頞而相告曰(   )

小题2:翻译文中划线句(2分)

吾王之好鼓乐,夫何使我至于此极也!

小题3:文段主要阐述了①___的道理。(1分)②孟子为何认为齐宣王“好乐甚”,则“齐庶几乎”呢?请根据文段,用自己的话来回答。(2分)

答案

小题1:①只②全,都

小题1:我们的大王喜欢奏乐,为何使我们痛苦到了极点?(按课下注释亦可)

小题1:(3分)为政者必须与民同乐(1分)因为在孟子看来,君王爱好音乐没什么不好,只要他可以把爱好音乐的快乐与百姓分享,与民同乐,就可以治理好国家,齐国就有希望了。(2分)(意思对即可)

小题1:本题考查实词的一词多义性,要根据语境来确定其意。直通“只”,举不能译为举起,应译为全或都。

小题1:本题考查翻译能力。关键词为:之为结构助词,夫为发语词,不译,但整句要译成问句形式。

小题1:第一空可从文中得到信息。不若与众。也就是众乐乐。所以孟子希望大家与民同乐。只有这样,才能行王道,才能治理好国家,这体现孟子的“仁政”思想。

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