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10分)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虽然国际因素和总的意识形态倾向无疑地使中共领导人接受苏联模式,但是最重要的因素却是他们对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深切的使命感,……以及苏联是在落后的经济基础上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家的现有的唯一榜样,决定走苏联的道路几乎是势在必行的。

——[美]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材料二 提出这十个问题,都是围绕着一个基本方针,就是要把国内外一切积极因素调动起来,为社会主义事业服务。过去为了结束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为了人民民主革命的胜利,我们就实行了调动一切积极因素的方针。现在为了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建设社会主义国家,同样也实行这个方针。但是,我们工作中间还有些问题需要谈一谈,特别值得注意的是,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

——毛 * * 《论十大关系》

材料三 当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49年10月1日正式建立时,国家的新领导面临一些棘手的问题。……可是到1957年,中共的领导人可以以相当满意的心情回顾1949年以来的一段时期。这个国家在工业化的道路上已经走了几大步并且取得了引人注目的经济增长速度;人民的生活水平已经有了即使是适度的、但也是显著的提高;国家的社会制度已经比较顺利地按照马克思主义的教导得到改造。

——[美]费正清《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

请回答:

(1)分析材料一中决定中国走苏联模式的“国际因素”是什么?概要回答斯大林模式在经济方面的主要特征。(4分)

(2)据材料二,指出毛 * * 思想有何新的发展? (2分)

(3)据材料三,说明我国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方面取得了哪些重大成就? (3分)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这一时期的社会主义建设给我们的重要启示。(1分)

答案

(1)国际因素:二战后形成以美苏为首的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大阵营,美国对新中国实行封锁和遏制政策。(2分)

斯大林模式的经济特征主要是否定市场和价值规律,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2分)

(2)探索符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如回答“调动一切因素建没社会主义、吸取苏联教训”也可,2分)

(3)成就:①工业化建设取得重大突破;②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③社会主义制度初步建立。(3分)

(4)①要善于借鉴外国经验;②社会主义建设必须从国情出发。(1分,任意一点即可)

单项选择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