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在一起故意伤害中,县人民法院第一审判处被告人周某有期徒刑15年。周某不服,提出上诉,在上诉提出后第二审人民法院审理过程中,A县人民法院院长认为第一审判决有错误,决定提起审判监督程序,开始再审。

本案中,如果第一审判决,周某不提起上诉,人民检察院也未提起抗诉,则上诉、抗诉期满后:

A.周某有权提起审判监督程序

B.A县人民检察院有权按审判监督程序提出抗诉

C.上一级人民法院有权指令A县人民法院进行再审

D.上级人民检察院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向A县人民法院提出抗诉

答案

参考答案:C

解析: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205条的规定。当事人不是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主体;只有上级人民检察院才能提起审判监督程序,A县人民检察院作为一审的检察院是不能提起审判监督程序的;再审抗诉是由上级人民检察院抗诉下级人民法院的,但应向同级人民法院提起。

综合题

(18分)农耕文明有其封闭性,这种状态下的人们缺乏进取心,较难接受新生事物和新观念。而工业文明的发展则相反,人们勇于创新,注重效率和科学技术。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中国古代的城市与商业一贯发达,但中国的商业与城市一向都是在体制内发展的,受社会主流体制的节制与约束。商人与社会上其他成员同流,并不具备超主流体制的特殊身份。……而且,历朝历代都有非常强大的官办商业,这几乎成为中国社会的一大传统。中国的城市主要不是起商业功能,而是起政治功能,是中央政府统治全国的政治中心。

——钱乘旦《前资本主义世界发展:东方普遍性与西方特殊性》

材料二 18世纪的英国,正在孕育人类历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后世称之为“工业革命”。持续的海外扩张和殖民贸易,带动了对商品的需求;科学意识和市场意识,提高了英国人普遍的认识水准,在各种合力下,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开创了影响深远的自由主义经济模式,并建立起一个地跨全球的“日不落帝国”,在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引领着世界的发展。                                             

——摘编自《大国崛起》

材料三中国社科院的学者孟彦弘认为:从人类社会发展来看,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过渡是必然的。但对具体的民族或地区而言,它们又不是都自发地进入工业文明。

(1)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阻碍中国古代商业发展的“体制内”的因素有哪些?(6分)

(2)依据材料二,概括归纳英国的工业文明具备什么样的特点“引领着世界的发展”?(8分) 

(3)当传统农耕文明遭遇英国工业文明时,中国“不是自发地进入工业文明”,结合材料三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4分)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