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编制本项目的借款还本付息计算表。2.计算项目投产后第1年的利润总额、所得税以及应提取的赢余公积金和公益金。3.计算项目投产后第1年的偿债备付率,分析其清偿能力,并说明还有哪些指标反映项目清偿能力。4.财务评价人员依据问题2、3的计算结果,做出了项目财务上是否可行的判断,这样做是否恰当简述理由。
答案
参考答案:
解析:
1.计算结果写入表8中。
第1年应付利息=1000÷2×10%=50万元
第2年应付利息=(1000+50+1000/2)×10%=155万元
投产后3年内每年应付本金=(2000+50+155)÷3=735万元
第3年应付利息=(2000+50+155)×10%=220.5万元
第4年应付利息=(2205-735)×10%=147万元
第5年应付利息=(2205-735-735)×10%=73.5万元
表8 借款还本付息计划 单位:万元
序号 | 项目 | 1 | 2 | 3 | 4 | 5 |
1 | 期初借款余额 | 1050 | 2205 | 1470 | 735 | |
2 | 当期借款 | 1000 | 1000 | |||
3 | 当期应计利息 | 50 | 155 | 220.5 | 147 | 73.5 |
4 | 当期还本付息 | 955.5 | 882 | 808.5 | ||
其中:还本 | 735 | 735 | 735 | |||
付息 | 220.5 | 147 | 73.5 | |||
5 | 期末借款余额 | 1050 | 2205 | 1470 | 735 | 0 |
2.利润总额=销售收入-销售税金及附加-总成本费用
年折旧额=(固定资产总额-固定资产残值)÷折旧年限
=(5000+50+155-600-230)÷8=546.875万元
年摊销费=无形资产÷摊销年限
=600÷8=75万元
第3年总成本费用=经营成本+折旧+摊销+利息支出
=2000+546.875+75+220.5=2842.375万元
第3年利润总额=4000-41-2842.38=1116.62万元
所得税=利润总额×所得税税率=1116.62×33%=368.48万元
盈余公积金和公益金=税后利润×提取比例
(1116.62-368.48)×15%=112.22万元
3.偿债备付率=可用于还本付息的资金/当期应还本付息金额
可用于还本付息的资金=折旧+摊销+税后利润+当期利息
第3年的偿债备付率=[546.875+75+(1116.625-368.486)+220.5]/955.5=1.66,偿债备付率大于1,说明该项目清偿能力较强。反映项目清偿能力的指标还有利息备付率、借款偿还期。
4.只根据2、3问的结果就判断项目财务可行这是不恰当的。理由是:一是财务上是否可行除了分析清偿能力外,还要看财务营利能力(如内部收益率、净现值)和财务可持续能力,需要静态指标和动态指标的结合;二是仅计算一年的利润和偿债备付率不能说明项目的总体营利能力和清偿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