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请在“答题”菜单下选择“电子表格”命令,然后按照题目要求再打开相应的命令,完成下面的内容,具体要求如下:注意:下面出现的所有文件都必须保存在考生文件夹下。

(1) 在考生文件夹下打开EXCEL.XLS文件,将sheetl工作表的A1:M1单元格合并为一个单元格,内容水平居中;计算全年平均值列的内容(数值型,保留小数点后两位),计算“最高值”和“最低值”行的内容(利用MAX函数和MIN函数,数值型,保留小数点后两位);将A2:M5区域格式设置为自动套用格式“古典2”,将工作表命名为“经济增长指数对比表”,保存EXCEL.XLS文件。 (2) 选取“经济增长指数对比表”的A2:L5数据区域的内容建立“数据点折线图”(系列产生在“行”),标题为“经济增长指数对比图”,设置Y轴刻度最小值为50,最大值为210,主要刻度单位为20,分类(X轴)交叉于50;将图插入到表的A8:L20单元格区域内,保存EXCEL.XLS文件。

答案

参考答案:

解析:计算平均值、设置数字格式 步骤1 选中作表sheetl中的A1:M1单元格,单击工具栏上的

。这样一下完成两项操作:选中的单元格合并成一个单元格、单元格中的内容水平居中对齐。 步骤2 在M3中输入公式“=AVERAGE(B3:L3)”,将自动计算出B3:L3区域内所有数据的平均值。 步骤3 将鼠标移动到M3单元格的右下角,按住鼠标左键不放向下拖动即可计算出M4、M5所在行的平均值。 步骤4 选定M3:M5,选择[格式→单元格]命令,在弹出的“单元格格式”对话框“数字”的“分类”中选择“数值”,在“小数位数”中输入“2”。 (2) 使用MAX/MIN函数计算最大值和最小值 步骤1 在B6中输入公式“=MAX(B3:B5)”,表示求出B3:B5单元格区域中最大的数值。 步骤2 将鼠标光标移动到B6单元格的右下角,按住鼠标左键不放向右拖动即可计算出其他列的最高值。(拖动填充的过程就是将B6中的公式复制到C6:L6中)。 步骤3 在B7中输入公式“=MIN(B3:B5)”,表示求出B3:B5单元格区域中最小的数值。 步骤4 将鼠标光标移动到B7单元格的右下角,按住鼠标左键不放向右拖动即可计算出其他列的最低值。 (3) 新建和编辑图表 步骤1 选定B6:L7单元格区域,选择[格式→单元格]命令,在弹出的“单元格格式”对话框“数字”的“分类”中选择“数值”,在“小数位数”中输入“2”。 步骤2 选择A2:M5单元格区域,选择[格式→自动套用]命令,在弹出对话框中选择“古典2”并单击“确定”按钮。 步骤3 将鼠标光标移动到工作表下方的表名处,单击鼠标右键,在弹出的快捷菜单中选择“重命名”命令,直接输入表的新名称“经济增长指数对比表”。 步骤4 选取A2:L5单元格区域,选择[插入→图表]命令,在弹出的“图表向导”对话框“标准类型”的“图表类型”中选择“折线图”,在“子图表类型”中选择“数据点折线图”。 步骤5 单击“下一步”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的“系列产生”中选中“行”单选按钮,单击“下一步”按钮,在弹出的“标题”对话框“图表标题”中输入文本“经济增长指数对比图”,并单击“完成”按钮插入图表。 步骤6 单击“下一步”按钮,在弹出的对话框的“系列产生”中选中“行”单选按钮,单击“下一步”按钮,在弹出的“标题”对话框“图表标题”中输入文本“经济增长指数对比图”,并单击“完成”按钮插入图表。 步骤7 用鼠标右键单击图表中的Y坐标,在弹出快捷菜单中选择“坐标轴格式”命令,在弹出对话框中单击“刻度”选项卡,在“最小值”文本框中输入“50”,在“最大值”文本框中输入“210”,在“主要刻度单位”文本框中输入“20”,在“分类(X轴)交叉于”文本框中输入“50”,单击“确定”按钮完成设置。 步骤8 拖动图表到A8:L20区域内,注意,不要超过这个区域。如果图表过大,无法放下的话,可以将图表缩小,放置入内。

综合题

生态文明是人类对传统文明特别是工业文明进行深刻反思的成果,是人类文明形态、发展理念和道路模式的重大进步。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831 年至1832 年,英国爆发霍乱,造成约2.2 万人死亡。1848 年霍乱再次发生,死亡人数超过7.2万……新工业带来新的污水,而城市却为工业利益集团所支配,这个集团既不懂得如何处理污水,在工厂中也不安装任何保护环境的设备,形成污水不经处理就直接排放到河里等破坏环境的行为方式。

——李宏图《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环境污染和治理》

材料二 到20世纪30年代初期,南部大平原被毁的草地达到35%……罗斯福总统授意成立大平原干旱地区委员会进行系统综合防治。推广先进耕作技术,使土壤涵养水分的能力提高……1933 年颁布的《农业调整法》,提出了一系列优惠政策,在全国范围内对愿意参加生产削减计划的农场主给予补贴,强调减少生产和保护土地相结合,在南部大平原地区,85%以上的农场主都参与了该项计划……大平原委员会提出:必须对文化观念加以改造,破除征服自然、自然资源永不枯竭,个人有权任意支配自己的财产等错误观念。……经过十多年的多层面的综合治理,到了40 年代,沙尘暴从南部大平原渐渐消失,而成为一个历史名词。

——高国荣、周钢《20 世纪30 年代美国对荒漠化与沙尘暴的治理》

材料三 由于赫鲁晓夫个人的坚持,1954 年苏 * * 全会通过了“关于开垦生荒地和熟荒地的决议”……据统计,仅垦荒头几年,就有100 多万志愿者参加了垦荒工作。从1954 年到1958 年,苏联国家对垦荒的投资共达307 亿卢布,约占这几年全部农业投资的20%左右。最初规定的开荒数字是1300 万公顷,后来提高到2800 至3000 万公顷……开荒地区从 50 年代末开始,便出现大面积风蚀现象。

——李华《20 世纪50 年代苏联全民垦荒运动》

材料四 (1958年大跃进运动期间)在工业领域,大办“五小”工业,建成了简陋的炼铁、炼钢炉60 多万个……在农业领域,推行片面的“以粮为纲”政策,在急于求成的思想和“向自然界开战”口号的激励下,全国范围内出现了毁林、弃牧、填湖开荒种粮的现象。

——凤凰网《向自然界开战》

请回答:

(1)据材料一分析造成当时英国疾病流行、环境污染的原因。(2分)

(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美国在环境的“系统综合防治”方面有哪些经验值得借鉴?(6 分)

(3)结合材料三、四及所学知识,分析垦荒运动和“大跃进”在发动者的主观动机、发动方式及消极后果三方面的相似之处,并从“生态文明”的角度总结其历史教训。(5 分)

填空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