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政府的战时______制度,调整食物结构政策以及______的社会性措施为公共营养的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答案:食物配给 战时预防营养缺乏
患者,女性,30岁,3年前无明显诱因出现巩膜发黄,全身乏力,常感头昏,皮肤瘙痒,并多次出现酱油色尿。近3个月来,乏力加重,无法正常工作而入院。体格检查发现重度贫血,巩膜黄染,肝肋下2cm,脾平脐,其余未见异常。血常规显示WBC9.0×109/L,Hb40g/L,RBC1.06×1012/L,PLT110×109/L。外周血可见晚幼粒细胞,成熟红细胞明显大小不等和形态异常,可见较多的小球形红细胞和嗜多色性红细胞,网织红细胞30%。拟诊“溶血性贫血”入院。为了进一步明确溶血的存在,应首选哪一方面的实验室检查()
A.LDH、总胆红素、间接胆红素、血红蛋白尿等测定
B.肝功能测定
C.肾功能测定
D.补体测定
E.红细胞沉降率测定
下列人物中,()曾到日本研究书法。
A.莱布尼茨
B.马克.托比
C.梵高
D.威尔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