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述国际收支不均衡的原因以及失衡的政策调节。
参考答案: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但主要有以下五种。
(1)季节性和偶然性的失衡。由于生产、消费有季节性变化,一个国家的进出口也会随之而变化。季节性变化对进出口的影响并不一样,因此造成季节性的国际收支失衡。这种失衡对一国国际收支的影响是暂时的。
(2)周期性失衡。由于受经济周期的影响,一国经济会周而复始地出现繁荣、衰退、萧条、复苏的周期性变化。这种因景气循环使经济条件变动而发生的盈余和赤字交互出现的国际收支失衡称为周期性失衡。
(3)货币性失衡。这是由于一国的价格水平、利率水平等货币性因素与其他国家比较发生相对变动所引起的国际收支失衡。如果一国货币供应量过多,则该国一般物价水平和生产成本便会普遍上升,该国的出口便会受到抑制,而进口则受到鼓励,从而造成该国经常项目收支恶化;另外,货币供应量的增加还会引起本国利率的下降和资本流出的增加,从而造成资本与金融项目的逆差。二者结合起来造成一国经常项目和资本与金融项目双逆差。
(4)结构性失衡。是指当国际分工格局或国际需求结构等国际经济结构发生变化时,一国的产业结构及相应的生产要素配置不能完全适应这种变化,从而导致的国际收支失衡。如果一国的产业结构不能随国际分工格局的变化而得到及时调整,或其产业结构不能很好地适应国际贸易需求结构的变化,那么必然会出现结构性国际收支失衡。
(5)外汇投机和资本外逃造成的失衡。投机性资本流动是指利用利率差别和预期的汇率变动来牟利的资本流动。投机性资本流动可能是稳定的,也可能是不稳定的。不稳定的投机会使汇率变动更加恶化——投机造成贬值,贬值又进一步刺激投机,从而使外汇市场变得更加混乱。资本外逃是指人们出于害怕损失的心理,当一个国家面临货币贬值、外汇管制、政治动荡或战争威胁时,在这个国家拥有资产的居民与非居民就要把其资金转移到他们认为稳定的国家,从而造成该国资本大量外流的一种现象。
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有自动调节和政策调节。但自动调节只能在某些条件和经济环境中才能发挥作用,而且作用的程度无法保证。因此当国际收支发生不平衡时,一国政府通常会主动运用经济政策来调节国际收支的失衡。这些政策包括:
(1)外汇缓冲政策。外汇缓冲政策是指一国建立外汇平准基金,运用官方储备的变动或向外短期借款来时付国际收支的短期失衡。该政策适用于是由季节性变动或不正常的资本流动所造成的国际收支失衡。这时运用外汇缓冲政策使外部失衡的影响止于外汇储备阶段,从而不会影响国内经济与金融。但该政策运用的难点在于如何判断失衡的类型,因为它对长期性的失衡不但效果不佳,而且会使失衡大量积累,最终使国内经济因不可避免的调整而承受极大的震动。
(2)汇率调整政策。汇率调整政策是指一国货币当局在发生逆差时宣布实行本币的法定 贬值,而顺差时实行本币的法定升值的政策。该政策旨在改变外汇的供求关系,并经由进出口商品的价格变化、资本融进、融出的实际收益或成本的变化等渠道来实现政策目标。
(3)需求管理政策。需求管理政策是指运用扩张或紧缩性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来控制需求总量,进而消除国际收支的失衡。①财政政策一般是从收、支两方面进行的,即通过对各类税收和公共支出系统的调节来实现政策目标。②货币政策一般是货币当局利用金融调控手段干预金融市场,进而伸缩需求规模,达到平衡国际收支的目的。包括调整利率、信贷政策(存款准备金)和公开市场业务等。
(4)直接管制政策。直接管制政策是指对国际经济交易采取直接行政干预的政策,包括外汇管制和贸易管制。前者主要有对汇率的管制和对外汇交易量的控制;后者是通过关税、配额、许可证制度来控制进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