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某办公楼由12层主楼和3层辅楼组成。施工单位(乙方)与建设单位(甲方)签订了承建该办公楼施工合同,合同工期为41周。合同约定,工期每提前(或拖后)1天奖励(或罚款)2500元。乙方提交了粗略的施工网络进度计划,并得到甲方的批准。该网络进度计划如图7-1所示:

施工过程中发生了如下事件。

事件一:在基坑开挖后,发现局部有软土层,乙方配合地质复查,配合用工10个工日。根据批准的地基处理方案,乙方增加直接费5万元。因地基复查使基础施工工期延长3天,人工窝工15个工日。

事件二:辅楼施工时,因某处设计尺寸不当,甲方要求拆除已施工部分重新施工因此造成增加用工30个工日,材料费、机械台班费计2万元,辅楼主体工作拖延1周。

事件三:在主楼主体施工中,因施工机械故障,造成工人窝工8个工日,该工作工期延长4天。

事件四:因乙方购买的室外工程管线材料质量不合格,甲方令乙方重新购买因此造成该项工作多用人工8个工日,该项工作工期延长4天,材料损失费1万元。

事件五:鉴于工期较紧,经甲方同意,乙方在装饰装修时采取了加快施工的技术措施,使得该项工作缩短了1周,该项技术组织措施费0.6万元。

其余各项工作实际作业工期和费用与原计划相符。

[问题]

该工程可得到的工期补偿为多少天工期奖(罚)款是多少

答案

参考答案:

该工程可得到的工期补偿为3天。

关键工作中,基础工程工期的延误已获得工期索赔,主楼主体工程工期延长3天,而装饰装修工程工期缩短了1周,其余非关键工作的工期拖延对总工期无影响,总工期缩短了4天,故工期奖励对应的天数为4天,工期奖励款为4天×2500元/天=10000元。

问答题
单项选择题

阅读下文,回答91—95题。
一只似鸟非鸟的怪兽——来自中国辽西的古动物明星“顾氏小盗龙”,将登上国际顶级科学刊物的封面。记者从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获悉,该所徐星、周忠和博士等在世界上首次发现了长着四个翅膀的恐龙化石,这一成果将以长文形式发表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国际著名古生物学家、美国堪萨斯大学生态与演化生物学教授理查德·普鲁姆博士专门为此配发评论,称这一发现“不仅进一步拉近了鸟类和恐龙的距离,而且再一次为鸟类飞行树栖说提供了化石证据,也为长期以来争论不休的鸟类飞行起源问题提供了重要信息”。
这次发现的化石共6枚,分别由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和天津自然博物馆于2001年后在辽西采集或购得。这些恐龙体长大约77厘米,爪子尖锐弯曲,体短尾长,生活在距今约1.1亿到1.2亿年之间的早白垩世。
徐星及其同事研究后发现,它们浑身披着羽毛,其中前肢和后肢上的羽毛形态和着生排列方式与鸟类翅膀一样,并据此推测这种动物曾经长着四个翅膀,很可能具有滑翔能力。“这种形态是首次在脊椎动物中被发现”,徐星推测,“恐龙的后肢翅膀可能是在飞行过程中起到平衡作用,这对于早期飞行是非常重要的。”根据经典模型,鸟类的恐龙祖先在地栖生活中,骨骼形态发生一系列转化,两足奔跑使得恐龙的前肢得以解放,转化为翅膀,后肢则转化为鸟类的姿态。2000年,徐星等人率先发现会爬树的恐龙化石,认为某些小型兽脚类恐龙可能具有树栖习性,从而为鸟类飞行树栖起源说提供了证据。此次,顾氏小盗龙的发现表明,这些小型恐龙不仅生活在树上,重新复活了树栖说,而且它们的运动姿态很可能不同于经典的模型。显然,传统的模型需要重新评价,一些经典的结论可能需要修改。
徐星解释道:“顾氏小盗龙有可能四足爬行于树上,而不是两足直立的奔跑型动物。它们可能经常在树丛之间滑翔,飞行姿态很优美。”

下列关于四翅恐龙特征推断的概括,最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

A.全身长着毛,长约77厘米,爪子尖锐弯曲,身体短尾巴长,它们早期生活在早白垩世的树上

B.似鸟非鸟,身披羽毛,能爬行于树上,又会飞行;它们身体短尾巴长,长着四个翅膀,生活在早白垩世

C.体长大约77厘米,生活在距今约1.1亿到1.2亿年之间的早白垩世,长着四个翅膀,具有奔跑型动物和飞行动物二者的特征

D.系两栖怪兽,具有滑翔能力,体短尾长,后肢翅膀在飞行中起到平衡作用,它们为鸟类起源提供了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