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多项选择题

病历摘要:患者男性,62岁,因右下肺癌拟行右下肺叶切除术。身高1.67m,体重65kg,血压20/12kPa,心率64次/分。既往有慢性支气管炎,阻塞性肺气肿,有七年冠心病病史,二年前有心肌梗塞,近年无心绞痛发作。能进行正常生活与工作。心电图检查无异常。肝肾功能生化检查各项正常。

提问:万一病人心跳骤停采取哪些心脏复苏的方法是正确的?()

A.立即由术者进行胸内心脏挤压

B.心脏复苏首选药物为“心脏三联针”

C.心脏复苏首选药物为肾上腺素

D.心脏直接电除颤(胸内)电能为100瓦秒

E.肾上腺素静脉注射,气管内给药和心内注射起效时间差别显著

F.紧急时气管内给予碳酸氢钠

G.一次静注5%碳酸氢钠液不应超过75ml

H.保护脑功能的最有效办法是脱水降温和维持稍高的动脉压

I. 降温应坚持到听觉恢复

J.降温应坚持到瞳孔对光反射恢复

答案

参考答案:A, C, G, H, I

解析:

一个麻醉医生对任何一次麻醉都应有心肺复苏的准备,以便万一出现手术和麻醉意外,最大程度的减少不良后果。此题考的是心肺复苏的基本功和基础知识,第1项是对的,手术室内的心脏复苏,胸内胸外心脏挤压孰先孰后,哪种最快最有效先进行哪个。第2项是错的,起码不应首选,研究表明“三联针”使用弊多利少。第3项是对的,且可增大用量。第4项是错的,电除颤的原则是从低电能开始,开胸电除颤应为5-40瓦秒,胸外电除颤电能为100-200瓦秒,不超过360瓦秒为好,必要时可反复,但不可盲自加大。特别应配合使用肾上腺素、碳酸氢钠等药物,坚持有效的心脏挤压。第5、6项是错的,三种给药途径,起效时间无显著差异,碳酸氢钠气管内给药是禁忌的。第7、8项是对的,值得提及的是心跳恢复后,应平稳地使动脉压升至正常或正常偏高的水平(平均动脉压90-110mmHg),因低血压将加重无再流现象,高血压和血压骤然波动则加重血管源性脑水肿。降温应在心跳恢复后及早进行。降温应坚持至听觉的出现,因听觉是大脑皮质机能恢复的信号,所以第9项是正确的,第10项是错误的。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