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阅读下面短文,回答文后问题。
①说到成功,人们有一个错误观念:成功只等于成名。有人认为,只有扭转乾坤的壮举,才算是成功的举动,有人认为,只有领袖、名人、称得上“家”的人,才算是成功者,有人则干脆断言,世界上没有一个成功者,因为人生的最终结局是悲剧——后人肯定会超越前人,这实在是一种可怕的自卑。
其实,我们都是成功者,因为成功只是一种感受,一种自我意识的主观感受。如果我们把自己的每一点进步,哪怕只是微小的进步,都看作是一次成功,都认认真真地品味一番,那么,幸福和快乐就会常伴在我们身边,我们的人生也就会因此而变得格外地丰富和生动。不是吗作为一名学生,他考试及格了,成绩提高了,这是成功,应该感到高兴;作为一个农民,他播下的种子发芽了,庄稼收割了,这也是成功,也应该感到高兴;在更多的时候,成功无须旁人认可,更不需要别人来裁判;我们也不要把成功的刻度画得太高,不要把成功看得过于神圣。
③然而人的一生,不可能永远一帆风顺,不可避免要遭受这样那样的挫折和失败,每经过一次失败,对事物的认识就深入了一步,对人生的感悟就加深了许多,自己的意志就增强了不少,这种经历和感受,不就是另一种意义上的成功吗不也应该感到快乐吗否则,我们就会对人生失去一份应有的自信,面对困难,我们就会望而却步。
④大胆而自豪地承认成功吧,认认真真地品味自己的每一次成功,从品味中汲取成功动力,开启智慧,从而获得更大的成功,这也许就是人生的意义所在。

就第②段中画线部分在文中的作用而言,以下说法中不恰当的一项是:

A.否定第①段提及的说法

B.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

C.在结构上起过渡作用

D.与全文最后一句话相呼应

答案

参考答案:D

解析: 第②段中画线部分只是否定第①段提及的说法,提出全文的中心论点,起过渡作用,而全文最后一句话是一总结段,并没有与其相呼应。

选择题
论述题

2009年12月19日,哥本哈根会议在经历了曲折后,以大会决定的形式发表《哥本哈根协议》。该文件坚持了《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及其《京都议定书》的双轨制,进一步明确了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根据“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分别应当承担的义务和采取的行动,表达了国际社会在应对气候变化长期目标、资金、技术和行动透明度等问题上的共识。这是各方共同努力的成果,得到广泛认可,来之不易,应该得到珍惜。中国承诺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碳排放比2005年减少40-45%。

温 * * 强调,中方本着相互尊重、平等协商、求同存异、务实合作的精神,与各方密切沟通协调,整个过程公开、透明、高效,为推动会议取得现有成果发挥了重要的建设性作用,表现了最大诚意,尽了最大努力。中国愿意同各方一道,以哥本哈根会议为新的起点,切实履行承诺,加强合作,尽早完成“巴厘路线图”谈判,推动气候变化国际合作不断取得新进展,为人类应对气候变化作出应有贡献。

阅读以上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材料充分体现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人类赖以生存的经济命脉已经联为一体,合理利用资源、治理生态环境等全球性问题,需要世界各国共同关注、共同面对、通力合作。请你谈谈经济全球化对世界经济的影响。(8分)

(2)人类要遵循自然规律,走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实施经济和环境双赢的能源战略,即低消耗、低污染、高效益的低碳能源战略。发展低碳经济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作为中学生应该树立生态文明观,做到绿色消费,请你为发展低碳经济做到绿色消费提出学生能做到的四条以上具体建议。(8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