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综合题
(12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苏联工业化一开始时,农民不但要交纳直接税和间接税,还要低价出售农产品和高价买进工业品。……在苏联工业化短短的十几年内,曾发生两次较大的农业危机,农民对立情绪严重,主要消费品长期短缺,供给不足,苏联大约饿死1000万人。
——摘自《斯大林时期苏联工业化的理论和实践》
(1)据材料一,指出苏联工业化过程中出现的问题。(3分)
材料二 关于西方国家的福利制度:第一种观点认为“它是体面而人道的社会标志”;第二种观点认为“它奖懒罚勤,是公民秩序衰退的原因”。
(2)你同意哪种观点并说明理由。(3分)
材料三 1978年至2000年我国居民年均收入情况表
项目 | 1978年 | 1998年 | 2008年 |
农村居民家庭人均纯收入 | 133.6元 | 2162元 | 9828元 |
城镇居民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 | 343.4元 | 5425元 | 15419.26元 |
城乡储蓄存款余额 | 210.6元 | 53407.5亿元 | 217885亿元 |
(4)综合上述内容,谈谈你的认识。(2分)
答案
(1)片面发展重工业,忽视农业;农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挫伤了农民生产积极性。(3分)
(2)观点一:同意第一种观点。因为福利制度使低收入阶层的生活得到基本保障,缓解了社会矛盾,也扩大了社会消费。(3分)
观点二:同意第二种观点。因为福利制度降低了人们的工作积极性,国家财政支出扩大,造成财政赤字。(3分)
观点三:两种观点都有道理。参考答案综合前两个观点论证。(3分)
(只指出观点,不说明理由不得分。)
(3)现象: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城乡居民收入增长快,生活水平显著提高。(2分) 原因: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2分)
(4)制定政策要从国情出发;关注民生。(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