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文化经典阅读(6分)

阅读下面《孟子》选段,回答问题。(6分)

王曰:“大哉言矣!寡人有疾,寡人好勇。”

对曰:“王请无好小勇。夫抚剑疾视曰,‘彼恶敢当我哉’!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王请大之!《诗》云:‘王赫斯怒,爰整其旅,以遏徂莒,以笃周祜,以对于天下。’此文王之勇也。文王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书》曰:‘天降下民,作之君,作之师。惟曰其助上帝,宠之四方。有罪无罪,惟我在,天下曷敢有越厥志?’一人衡行于天下,武王耻之。此武王之勇也。而武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今王亦一怒而安天下之民,民惟恐王之不好勇也。”《梁惠王下》

注解:①王:齐宣王 ②大:使……大。③赫斯:发怒的样子。④爰:语首助词,于是。 ⑤遏:止。徂:攻击。莒:国名。⑥笃:厚;祜:福。⑦厥:用法同“其”。 ⑧衡行:即“横行”。

小题1: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3分)

A.孟子暗喻齐宣王要像周文王那样激于正义,不辜负天下百姓的期望。

B.“有罪无罪,惟我在,天下曷敢有越厥志”表现的是武王的大勇。

C.孟子指出君王是帮助上天来统治下贱的老百姓,有责任要让天下安定、不让老百姓横行霸道。

D.孟子主要运用对比的说理方法来劝说齐宣王去小勇、存大勇。小题2:根据上面选段,请简要说明你对“小勇”与“大勇”的理解。(3分)

答案

小题1:C

小题1:小勇指的是匹夫之勇,只能对付一人;(1分)大勇指的是当国家安全、百姓利

益受到侵害之时挺身而出使百姓得到安生的理义之勇;(1分)这种以“爱民”为前提

的“大勇”才能安定天下,才能得到老百姓的拥戴。(1分)

小题1:说老百姓“下贱”“横行霸道”错

小题1:结合文段中“此匹夫之勇,敌一人者也”可知小勇指的是匹夫之勇,只能对付一人,由文王、武王的表现分析大勇的含义。

附《孟子》译文:

宣王说:“先生的话可真高深呀!不过,我有个毛病,就是逞强好勇。”

孟子说:“那就请大王不要好小勇。有的人动辄按剑瞪眼说:‘他怎么敢抵挡我呢?’这其实只是匹夫之勇,只能与个把人较量。大王请不要喜好这样的匹夫之勇!《诗经》说:‘文王义愤激昂,发令调兵遣将,阻挡侵略莒国的敌军,增添了周国的吉祥,不辜负天下百姓的期望。’这是周文王的勇。周文王一怒便使天下百姓都得到安定。 《尚书》说:‘上天降生了老百姓,又替他们降生了君王,降生了师表,这些君王和师表的唯一责任,就是帮助上帝来爱护老百姓。所以,天下有罪者和无罪者,都由我来负责,普天之下,何人敢超越上帝的意志呢?’所以,只要有一人在天下横行霸道,周武王便感到羞耻。这是周武王的勇。周武王也是一怒便使天下百姓都得到安定。如今大王如果也做到一怒便使天下百姓都得到安定,那么,老百姓就会唯恐大王不喜好勇了啊。”

单项选择题 A1/A2型题
单项选择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