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试题四】(20分)  西北某黄河沿岸城市拟新建一工业项目,该项目需要从黄河取水,年用水量约为1 200万m3,用水指标拟通过水权转让方式获得。项目业主委托甲咨询单位进行项目的可行性研究。甲咨询单位首先从项目建设条件、投资和运营费用、环境保护条件、安全条件等方面进行比较,选择并确定厂址。由于项目厂址地处黄土高原,沟壑较多,易发生多种地质灾害,业主委托有相关资质的单位对项目进行了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甲咨询单位在项目论证中提出了项目总平面布置图(如图2所示),图中项目总占地面积45 hm2;建(构)筑物、堆场占地面积16 hm2,其中,行政办公及生活服务设施用地面积3.6 hm2;绿化用地面积8.35 hm2。  【问题】

该项目是否需要开展水资源论证说明理由。通过水权转让方式获得用水指标,应当经过什么程序

答案

参考答案:(1)该项目需要开展水资源论证。  理由:对于直接从江河、湖泊或地下取水,国际跨界河流、国际边界河流和跨省(自治区)内 陆河流取水,并需申请取水许可证的新建、改建、扩建的建设项目,建设项目业主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并获得水资源主管部门审批。  (2)通过水权转让方式获得用水指标的程序:应编制水权转让可行性研究报告,签订水权 转让协议并获得水资源流域主管部门审批。

单项选择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9分)

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或曰:“六国互丧,率赂秦耶?”曰:“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故曰,弊在赂秦也。”

秦以攻取之外,小则获邑,大则得城。较秦之年得,与战胜而得者,其实百倍;诸侯之所亡,与战败而亡者,其实亦百倍。则秦之所大欲,诸侯之所大患,固不在战矣。思厥先祖父,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子孙视之不甚惜,举以予人,如弃草芥。今日割五城,明日割十城,然后得一夕安寝,起视四境,而秦兵又至矣。然则诸侯之地有取胜,暴秦之欲无厌,奉之弥繁,侵之愈急,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至于颠覆,理固宜然。古人云:“以地事秦,犹抱薪救火,薪不尽,火不灭。”此言得之。

齐人未尝赂秦,终继五国迁灭,何哉?与赢而不助五国也。五国既丧,齐亦不免矣。燕、赵之君,始有远略,能守其土,义不赂秦。是故燕虽小国而后亡,斯用兵之效也。至丹以荆卿为计始速祸焉。赵尝五战于秦,二败而三胜。后秦击赵者再,李牧连却之;洎牧以谗诛,邯郸为郡,惜其用武而不终也。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锋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呜呼!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并力西向,则吾恐秦人食之不得下咽也。悲夫!有如此之势,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日削月割,以趋于亡。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夫六国与秦皆诸侯,其势弱于秦,而犹有可以不赂而胜之之势。苟以天下之大,下而从六国破亡之故事,是又在六国下矣。

小题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盖失强援 盖:因为。                           B 暴秦之欲无厌 厌:讨厌。

C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判:分出,分清。       D后秦击赵者再 再:两次。

小题2: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完全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破灭之也(规律)  ②赂秦耶(全都)

不在战矣(所以)  ④思先祖父(他的,他们的)

⑤诸侯之所(灭亡)  ⑥有尺寸之地(才,从而)

A①③⑤     B①②⑤           C③④⑤            D②④⑥

小题3:对第二段内容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通过诸侯割地赂秦而造成双方土地消长的鲜明对比,证明了“赂”的损失远远超过战争的损失。

B.割地赂秦不但不可能换来和平保全自己,反而助长了秦的侵略野心和实力,造成颠覆的下场。

C.将赂秦比作“抱薪救火”形象地说明赂秦的危害。

D.这一段以骈文的排比句和对偶句为主,又简杂一些散句,语言显得既有气势又有变化。小题4:翻译文中划线句:(10分)

①为国者无使为积威之所劫哉。

②且燕、赵处秦革灭殆尽之际,可谓智力孤危,战败而亡,诚不得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