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甲】晏子至,楚王赐晏子酒,酒酣,吏二缚一人诣王。王曰:“缚者何为者也?”对曰:“齐人也,坐盗。”王视晏子曰:“齐人固善盗乎?”晏子避席对曰:“婴闻之,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今民生长于齐不盗,入楚则盗,得无楚之水土使民善盗耶?”王笑曰:“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乙】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妻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天不寒。”晏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晏子曰:“婴闻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也。”公曰:“善。寡人闻命矣。”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孔子闻之曰:“晏子能明其所欲,景公能行其所善也。”

(节选自《晏子春秋》)

【注释】 ①景公:齐国国君。  ②霁:天放晴。  ③陛:皇宫的台阶。

小题1:用“/”标出下面句子朗读时应有的两处停顿。(2分)

其 实 味 不 同

小题2:解释下列划线的字。(4分)

(1)吏二一人诣王(          )                (2)晏子避对曰(          )

(3)叶相似(          )                      (4)公狐白之裘(          )

小题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8分)

(1)圣人非所与熙也,寡人反取病焉。

(2)乃令出裘发粟以与饥寒者。

答案

小题1:其/实味/不同(每处1分,共2分)

小题1:(1)捆绑 (2)座位 (3)白白地(仅仅、只) (4)通“披”,穿  (每小题1分,共4分)

小题1:(1)品德高尚的人是不可以跟他戏弄(开玩笑)的,我反而自取耻辱(自讨没趣)了。

(2)(景公)于是命令下属拿出衣服和粮食赐给挨饿受冻的百姓。

小题1:此题考查断句,要根据句意断句,此处注意“其 实”为两个词。

小题1: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考点,能力层次为B,侧重“理解”能力的考核。

小题1:1)“非”“ 与”“ 熙”“ 病”(2)“乃”“ 出”“ 发”“ 以”共8分,每小题4分。每小题翻译通顺、大意正确即可。

单项选择题
多项选择题

[案例十一]


李某,男,26岁。自13岁起逐渐表现爱模仿戏装演员动作,喜欢身着戏装,头扎鲜花,抹口红,打扮自己,行为举止女性化。同时容易发脾气,自己的愿望如不能得到满足,就烦躁,甚至打人。变得非常自私,把家里电视机和洗衣机搬至自己的房间,不许别人使用,常紧锁门户,防止他人进入。爱听表扬的话,与人谈话时,总想让别人谈及自己如何有能力,亲戚如何有地位,自己外貌如何出众等,如果别人谈及别的话题,则常常千方百计地将话题转向自己,而对别人的讲话内容则心不在焉。因此患者常与家庭地位、经济情况、个人外貌等不如他的人交往,而对强于他的人常常无端诋毁。常常感情用事,以自己高兴与否判断事物的对错和人的好坏,对别人善意的批评,即使很婉转,也不能虚心接受,不但不领情,还仇视别人,迫使别人不得不远离他。与别人争论问题时,总要占上风,即使自己理亏,也要编造谎言,设法说服别人。有时对人过分热情,但若稍违于他,就与别人吵架,从而导致关系破裂,几乎无亲密朋友。近几年来,与人发生纠纷次数有所增加,给家庭带来许多麻烦。

以下哪些不是该患者目前的症状

A.表情夸张,情感体验肤浅

B.情感高涨

C.自我中心,强求别人符合他的需求或意志

D.经常渴望表扬和同情,感情易波动

E.极端自私与自我中心,以恶作剧为乐

F.寻求刺激,过多地参加各种社交活动

G.需别人经常注意

H.情感爆发,伴明显行为冲动

I.情感反应强烈易变,完全按个人的情感判断好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