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问答题

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放有质量均为m=1kg的小物块A和B,A、B与地面的动摩擦因数分别为μ1=0.4和μ2=0.1,两物块相距为L.现给物块A一初速度v0=3m/s,使之向物块B运动,同时给物块B一个水平向右的恒力F使其由静止开始运动,已知F=3N.经过一段时间后,A恰好能追上B.求:(g=10m/s2

(1)物块B运动的加速度大小;

(2)两物块相距的距离L的大小.

答案

(1)对B,由牛顿第二定律得:F-μ2mg=maB

aB=2m/s2

(2)设物体A经过t时间追上物体B,对物体A,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

μ1mg=maA

恰好追上的条件为:

两物体出现在同一位置且速度相等;

即:vA=vB

可得:v0-aAt=aBt------(1);

xA-xB=L

即:v0t-

1
2
aAt2-
1
2
aBt2=L------(2);

联立各式并代入数据解得:L=0.75m;

答:(1)物块B运动的加速度为2m/s2; (2)两物块相距的距离为0.75m.

综合题

古往今来,不同的 * * 组织形式体现了人类政治文明的多样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3分)

材料一 阅读下列图片:

材料二 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致使相权逐渐削弱,这既是我国集权体制下的政治制度发展变化的突出特征,也是皇权与相权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齐涛《资政通鉴•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

材料三 英国“光荣革命”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没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

材料四 美国“除了全州性的法律以外,州有时也颁布一些全州性的治安条例。但在一般情况下,是由乡镇当局或乡镇官员会同治安法官,根据当地的需要,规定本地的社会生活细则,公布有关公共卫生、正常秩序和公民道德的守则。”

——引自【法】托克维尔《论美国的民主》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概括古代中国中央集权制度的主要特点。(4分)

(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在秦、唐、明三代的表现。(6分)

(3)依据材料三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英国找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有哪些?(6分)

(4)根据材料四,概括美国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的特点。(4分)其优点是什么?(3分)

问答题 论述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