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计算题

以前,我国北方经常用辘轳将水从井里提上来,如下图所示。辘轳的本质是可以连续转动的杠杆。已知吊桶的质量是2kg,容积是8×10-3 m3;井中水面到地面的高度为5 m,水的密度是1.0×103 kg / m3。不计摩擦及绳和摇柄质量。取g=10N/ kg。(1)当人通过辘轳用20s的时间,将装满水的吊桶从水面匀速提升到地面时,人所做的有用功是多少?人所做有用功的功率是多大?该机械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2)当人通过辘轳将装半桶水(体积为4×10-3 m3)的吊桶匀速提升到地面时,该机械的机械效率是多少?

(3)根据上面的计算结果,提出改进吊桶的办法,以提高该机械的机械效率。

(4)请列举使用该机械比人直接提升吊桶的好处。(答出两条即可)

答案

解:(1)满桶水的质量m1 = ρV =1.0×103 kg / m3×8×10-3 m3 = 8kg

人所做的有用功W= m1gh = 8kg×10N/ kg×5 m = 400 J

人所做有用功的功率

提升吊桶所做总功W= Fh=(m1+m2)gh =(8kg+2kg)×10N/ kg×5 m = 500 J

机械效率

(2)半桶水的质量m1'= ρV' =1.0×103 kg / m3×4×10-3 m3 = 4kg

所做有用功W'= m1'gh = 4kg×10N/ kg×5 m = 200 J

所做总功W'= Fh=( m1'+m2)gh =(4kg+2kg)×10N/ kg×5 m = 300 J

机械效率

(3)减小吊桶的质量,增大吊桶的容积。

(4)省力;改变施力方向,方便用力(或“方便”);安全。

问答题
问答题 简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