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单项选择题

设有如下通用过程:

Public Function Fun(xStr As String)As String

Dim tStr As String,strL As Integer

tStr=""

strL=Len(xStr)

i=1

Do While i<=strL/2

tStr=tStr & Mid(xStr,i,1) & Mid(xStr,strL-i+1,1)

i=i+1

Loop

Fun=tStr

End Function

在窗体上画一个名称为Text1的文本框和一个名称为Command1的命令按钮。然后编写如下的事件过程: Private Sub Command1_Click()

Dim S1 As String

S1="abcdef"

Text1.Text=UCase(Fun(S1))

End Sub

程序运行后,单击命令按钮,则Text1中显示的是()。

A.ABCDEF

B.abcdef

C.AFBECD

D.DEFABC

答案

参考答案:C

解析:

[评析] Mid(字符串,p,n);从第p个字符开始,向后截取n个字符。p和n都是算术表达式。“&”:字符串连接运算符,将两个字符串按顺序连接起来。 UCase(字符串):将字符串所有的字母都转换成大写字符。 Len(字符串):返回字符串的长度。 分析程序:当Fun过程用语句Fun()调用后,S1的值“abcdef”被赋给xStr,执行第一次循环时Mid(xStr,i,1)相当于Mid(xStr,1,1),Mid(xStr,strL-i+1,1)相当于Mid(xStr,6,1),此时tStr=AF,由此判断选项C正确。

多项选择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鼎湖山听泉》的文字,回答问题。(8分)

【甲】山泉作娇儿之态,泉声则是孩子如铃的笑语。受泉声的感染,鼎湖山年轻了许多,山径之幽曲,竹木之青翠,都透着一股童稚的生气,使进山之人如入清澈透明的境界,身心了无杂尘,陡觉轻快。行至半山,有一补山亭。亭已破旧,无可驻目之处,惟亭内一副楹联“到此已无尘半点,上来更有碧千寻”,深得此中精神,令人点头会意。

站在亭前望去,满眼确是一片浓碧。远近高低,树木枝缠藤绕,密不分株,沉甸甸的湿绿,犹如大海的波浪,一层一层,直向山顶推去。就连脚下盘旋曲折的石径,也印满苔痕,点点鲜绿。踩着潮润柔滑的石阶,小心翼翼,拾级而上。越向高处,树越密,绿意越浓,泉影越不可寻,而泉声越发悦耳。怅惘间,忽闻云中传来钟声,顿时,山鸣谷应,悠悠扬扬。安详厚重的钟声和欢快清亮的泉声,在雨后宁静的暮色中,相互应答着,像是老人扶杖立于门前,召唤着嬉戏忘返的孩子。

【乙】水流在克制的嘟哝声中稳稳地流淌着,它们兴奋得不能不互相呼唤:许多支有力的水流都流到了一起,汇合成了一股大的水流,彼此间又说话又呼唤——这是所有来到一起又要分开的水流在打招呼呢。

小题1:甲乙两文中描绘的山泉声和溪水声各有什么特点?都采用了哪种手法把水声描绘得生动可感?(3分)

小题2:本段写了山绿和泉声,是否偏离了文章描绘的主体“山泉”,你是怎样认为的?(3分)

小题3:赏析:沉甸甸的湿绿,犹如大海的波浪,一层一层,直向山顶推去。(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