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阅读理解与欣赏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小题 (15分)

丞相公孙弘者,齐菑川国薛县人也,字季。家贫。年四十余,乃学《春秋》杂说。建元元年,是时弘年六十,征以贤良为博士。使匈奴,还报,不合上意,上怒,以为不能,弘乃病免归。元光五年,菑川国复推上公孙弘,拜为博士。

弘为人恢奇多闻,常称以为人主病不广大,人臣病不俭节。弘为布被,食不重肉。每朝会议,开陈其端,令人主自择,不肯面折庭争。于是天子察其行敦厚,辩论有余,习文法吏事,而又缘饰以儒术,上大说之。二岁中,至左内史。尝与主爵都尉汲黯请间,汲黯先发之,弘推其后,天子常说,所言皆听,以此日益亲贵。尝与公卿约议,至上前,皆倍其约以顺上旨。汲黯庭诘弘曰:“齐人多诈而无情实,始与臣等建此议,今皆倍之,不忠。”上问弘。弘谢曰:“夫知臣者以臣为忠,不知臣者以臣为不忠。”上然弘言。左右幸臣每毁弘,上益厚遇之。

汲黯曰:“弘位在三公,奉禄甚多,然为布被,此诈也。”上问弘。弘谢曰:“有之。夫九卿与臣善者无过黯,然今日庭诘弘,诚中弘之病。且无汲黯忠,陛下安得闻此言!”天子以为谦让,愈益厚之。卒以弘为丞相,封平津侯。

弘为人意忌,外宽内深。诸尝与弘有郤者,虽详与善,阴报其祸。杀主父偃,徙董仲舒于胶西,皆弘之力也。食一肉脱粟之饭,故人所善宾客,仰衣食,弘奉禄皆以给之,家无所余。士亦以此贤之。

淮南、衡山谋反。弘病甚,自以为无功而封,位至丞相,宜佐明主填抚国家,使人由臣子之道。今诸侯有畔逆之计,此皆宰相奉职不称。乃上书曰:“故曰‘力行近乎仁,好问近乎智,知耻近乎勇',知此三者,则知所以自治。知所以自治,然后知所以治人。天下未有不能自治而能治人者也,此百世不易之道也。今陛下躬行大孝,建周道,兼文武,厉贤予禄,量能授官。今臣弘罢驾之质,无汗马之劳,陛下过意擢臣弘卒伍之中,封为列侯,致位三公。臣恐先狗马填沟壑,终无以报德塞责。愿归侯印,乞骸骨,避贤者路。”天子报曰:“古者赏有功,褒有德,守成尚文,遭遇右武,未有易此者也。朕宿昔庶几获承尊位,惧不能宁,惟所与共为治者,君宜知之。君不幸罹霜露之病,何恙不已,乃上书归侯,乞骸骨,是章朕之不德也。” 因赐告牛酒杂帛。居数月,病有瘳,视事。元狩二年,弘病,竟以丞相终。

                                             (《史记·平津侯主父列传》)

小题1:下列划线词语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常以为人主病不广大称:称赞

B.食不肉重:重叠

C.虽与善详:通“佯”,假装

D.是朕之不德也章:显扬小题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线词用法和意义都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而又缘饰儒术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义,塞忠谏之路也。

B.故人善宾客寻其方面,乃知震之

C.力行近仁吾尝疑

D.赐告牛酒杂帛入武关,秦伏兵绝其后,留怀王以求割地小题3:下列句子中加线的词与现代汉语意义相距最远的一项是(  )(3分)

A.天子以为谦让

B.淮南、衡山谋反

C.终无以报德塞责

D.遭遇右武小题4:下列全能说明公孙弘受天子赏识的原因的一组是(  )(3分)

 ①为人恢奇多闻

 ②每朝会议,开陈其端,令人主自择,不肯面折庭争

 ③九卿与臣善者无过黯,然今日庭诘弘,诚中弘之病

 ④习文法吏事,而又缘饰以儒术

 ⑤弘奉禄皆以给之,家无所余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②④⑤

D.①②④小题5: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公孙弘小时候家里很穷,到中年才开始做学问,60岁还仕途不顺,属大器晚成之人。

B.公孙弘自己生活很节俭,但对人却很大方,将自己的俸禄全都供给别人,家里没什么余财。

C.公孙弘不敢在朝廷与皇上争辩,曾经因顺从皇上的意图而背弃与大臣们的约定而遭到汲黯的指责。

D.淮南王和衡山王谋反时,公孙弘认为自己没有尽到做宰相的职分而主动请求辞官,但遭到皇上的拒绝,最后终于任上。

答案

小题1:A

小题1:D

小题1:C

小题1:B

小题1:B

小题1:称:说

小题1:都是“到”介词,“于是”;A、介词,“用”\表目的;B、助词,无实义\表“……的处所” C、介词,相当于“于”(到)\对

小题1:古义:尽责任。今义:对自己应负的责任采取敷衍了事的态度。A、均有“谦虚、推让”之意;B、均为“造反”;D、古义:碰上(祸患),今义:碰上(敌人或不好的事)或生活中不幸的经历,两词意义接近。

小题1:②令人主自择,不肯面折庭争给人留面子。④有才学。⑤廉洁。

小题1:是对“故人所善宾客”很大方。

【参考译文】丞相公孙弘是齐地菑川国薛县的人,表字叫季。他家里穷,直到四十多岁时,才学习《春秋》及各家解释《春秋》的著作。武帝建元元年,这时,公孙弘已经六十岁,以贤良的身份被征召入京,当了博士。他奉命出使匈奴,回来后向武帝报告情况,不合皇上的心意,皇上发怒,认为公孙弘无能,公孙弘就借有病为名,免官归家。武帝元光五年,菑川国又推荐公孙弘,封他为博士。

公孙弘为人雄伟奇异,见闻广博,经常说人主的毛病在于心胸不广大,人臣的毛病在于不节俭。公孙弘盖布被,吃饭时不吃两种以上的肉菜。他每次上朝同大家议论政事,总是先开头陈述种种事情,让皇上自己去选择决定,不肯当面驳斥和在朝廷上争论。于是皇上观察他,发现他的品行忠厚,善于言谈,熟悉文书法令和官场事务,而且还能用儒学观点加以文饰,皇上非常喜欢他。在两年之内,他便官至左内史。他曾经和主爵尉汲黯请求皇上分别召见,汲黯先向皇上提出问题,公孙弘则随后把问题阐述得清清楚楚,皇上常常很高兴。他所说的事情都被采纳,从此,公孙弘一天比一天受到皇帝的亲近,地位显贵起来。他曾经与公卿们事先约定好了要向皇帝谈论的问题,但到了皇上面前,他却违背约定,而顺从皇上的意旨。汲黯在朝廷上责备公孙弘说:“齐地之人多半都欺诈而无真情,他开始时同我们一起提出这个建议,现在全都违背了,不忠诚。”皇上问公孙弘,公孙弘谢罪说:“了解我的人认为我忠诚,不了解我的人认为我不忠诚。”皇上赞同公孙弘的说法。皇上身边的受宠之臣每每诋毁公孙弘,但皇上却越发厚待公孙弘。

汲黯说:“公孙弘处于三公的地位,俸禄很多,但却盖布被,这是欺诈。”皇上问公孙弘,公孙弘谢罪说:“有这样的事。九卿中与我好的人没有超过汲黯的了,但他今天在朝廷上诘难我,确实说中了我的毛病。况且没有汲黯的忠诚,陛下怎能听到这些话呢!”武帝认为公孙弘谦让有礼,越发厚待他,终于让公孙弘当了丞相,封为平津侯。

公孙弘为人猜疑忌恨,外表宽宏大量,内心却城府很深。那些曾经同公孙弘有仇怨的人,公孙弘虽然表面与他们相处很好,但暗中却加祸于人予以报复。杀死主父偃,把董仲舒改派到胶西国当相的事,都是公孙弘的主意。他每顿饭只吃一个肉菜和脱壳的粗米饭,老朋友和他喜欢的门客,都靠他供给衣食,公孙弘的俸禄都用来供给他们,家中没有余财。士人都因为这个缘故认为他贤明。

淮南王和衡山王谋反,公孙弘病得很厉害,他自己认为没有什么功劳而被封侯,官位升到丞相,应当辅助贤明的君王安抚国家,使人人都遵循当臣子的道理。如今诸侯有反叛朝廷的阴谋,这都是宰相工作不称职的结果。于是,他向皇帝上书说:“过去说:”努力实践接近于仁,喜欢询问接近于智,知道羞耻接近于勇'',知道这三种情况,就知道怎样自我修养了。知道怎样自我修养,然后知道怎样治理别人。天下没有不能自我修养却能去治理别人的,这是百代不变的道理。现在陛下亲行大孝,以三王为借鉴,建立起像周代那样的治国之道,兼备文王和武王的才德,鼓励贤才,给与俸禄,根据才能授予官职。如今我的才质低劣,没有汉马之劳,陛下特意把我从行伍之间提拔起来,封为列侯,把我置于三公的地位。我恐怕先于陛下的狗马而死去,最终无法报答陛下的恩德和搪塞责任。我希望交回侯印,辞官归家,给贤者让路。“武帝答复他说:”古代奖赏有功的人,表彰有德的人,守住先人已成的事业要崇尚文德教化,遭遇祸患要崇尚武功,没有改变这个道理的。我从前幸运地得以继承皇位,害怕不能安宁,一心想同各位大臣共同治理天下,你应当知道我的想法。你不幸得了霜露风寒之病,何必忧虑不愈,竟然上书要交回侯印,辞官归家,这样做就是显扬我的无德呀!“于是,武帝赐给他牛酒和各种布帛。过了几个月,公孙弘的病情大有好转,就上朝办理政事了。武帝元狩二年,公孙弘发病,终于以丞相的身份死去。

论述题

物价变动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生活,也与经济的健康运行紧密相连。

材料一:2012年7月1日起,我国居民阶梯电价政策全面试行。实行阶梯电价,是我国针对能源紧缺、成本高涨、电能浪费严重、环境压力加大而采取的重要举措。阶梯电价可以充分反映市场需求、资源稀缺程度以及不同居民承受能力。

(1)结合材料,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分析实行阶梯电价体现的经济学道理。(12分)

材料二:2012年8月下旬,南京市进行了民用天然气价格听证会。南京市物价局负责人指出,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要求,结合南京市实际情况,借鉴外地城市的做法和经验,按照疏导上游天然气价格上调与南京市民用管道天然气销售价格矛盾,同时考虑到群众的承受能力,经过价格成本监审及详细测算,提出了改革听证方案。

南京市民用天然气价格听证方案如下(有删减)

 方案一方案二方案三
 每月每户

(≤3人)

价格

(元/ m3)

每月每户(≤3人)价格

(元/ m3)

每月每户

(≤3人)

价格

(元/ m3)

第一阶梯≤30m32.35≤50m32.50≤15m32.20
第二阶梯30m3—50 m32.55>50 m32.8015m3—50 m32.60
第三阶梯>50 m32.75  >50 m33.00
注:据测算,除方案三第一阶梯家庭没有影响外,其他不同程度的都会增加费用。

听证会上4人赞同方案一,5人赞同方案二,10人赞同方案三。单从结果来看,方案三“完胜”方案一和方案二。同时,在听证会上,部分代表提出了疑问:疑问一,听证会数据依据是否准确?疑问二,现有方案能否再进行适当调整?疑问三,阶梯气价是否能按年度累计计算?

(2)结合材料,从经济生活的视角分析南京民用天然气价格的调整对居民生活可能带来的影响。(14分)

多项选择题